唯彩看球

赛季结束,管理层满意,球迷骂娘!这支北京队何去何从?

和去年一样,北京首钢有些尴尬。去年和辽宁血战4场,每场输球都在5分之内,结果1比3最终不敌辽宁遭淘汰。结果辽宁带着从首钢这边打磨出来的良好状态,最终夺冠。

今年本来在客场连赢两场,显得前景光明,结果谁能想到竟然连丢3局,成了新世纪上演CBA的24年来首度0比2到3比2大逆转的背景板。

这球输掉之后,首钢俱乐部立即在微博上发表赛季总结,认为从去年第7的成绩到今年第5的成绩,俱乐部已经实现了进步,也下了“重建成功”的结论。

且不管这个官方的结论是否能够得到球迷们的认可,这支北京首钢需要解决的问题,恐怕依然有不少。

首先,“团队篮球”上限是否就到这里了?首钢的主帅雅尼斯从来到球队的第一天,就倡导“家庭”的概念,他推崇球员之间的亲密关系,更加希望球员们打球权平均分配、合理运转的团队篮球。

这个观点本身并没有错,作为一名欧洲教练,雅尼斯的这个看法也没什么毛病。在欧洲,许多俱乐部都是平均水平高、替补和主力水平差距不大,球员基本功扎实的。而在CBA,并非如此,越到季后赛的关键时刻、越到高强度防守升级的时候,就越需要高水平球员来打“巨星篮球”,这个北京队应该很清楚——以前的马布里和莫里斯,就是完美的体现。

现在北京的外援杰克逊和汉密尔顿,说实在话都是非常职业和有操守的外援,兢兢业业地履行自己的合同,但实际上他们在关键时刻统治比赛的能力还是差了一些。杰克逊更偏向于一个比赛的统筹和规划者,而不是一个攻坚者,这在关键时刻是致命的。

当拜克斯和伯顿一次次打出不讲理的单打时,杰克逊则是一次次把球秒传到茫然的队友手里,然后进攻无疾而终。北京要提高成绩,必须签来更加强力的进攻型外援。

伤病影响的确颇大。方硕的表现有目共睹,他这个系列赛一直打得稳定、高效,但每到第4节的关键时刻,方硕就进入体力不支、投篮效率下降的瓶颈时刻,关键问题就在于他没有替补——归根结底在于刘晓宇的赛季报销,给首钢的后卫线挖了大坑。没人能够给方硕分担压力,很快他就会被重担压垮。而此前赛季报销的吉喆,也许在今晚会有很多人想起他——面对沈梓杰和李慕豪的篮下疯狂进攻,他或许能够起到一些缓和的作用。

新人青黄不接。首钢伴随4年3冠成长起来的中生代球员,都已经完全成熟,方硕、翟晓川、朱彦西自然已经挑起大梁,但球队不能只靠他们这几个人。说着张才仁、邱天、张卓这些球员已经成长,但说实话他们还是成长得太慢——换而言之,他们的潜力有限,或者说并没有尽快成为即战力。北京在今年夏天或许得发掘一下青年队的才俊,或者想想把一些有即战力的球员拿出去,交换一些内线球员回来吧。

但这支首钢有可贵的一点,他们继承了马布里时代的强硬和防守的作风,而且在逆风球的情况下,从来不说轻易放弃。也许,这是他们以后要坚持做到的吧?赛季结束了,年复一年,也许明年的北京,会更不一样。(穆弘)

更多优质推荐:

CBA球队

篮球分析

吹西解球

北京 CBA 男篮 首钢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