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球讯 开拓者队记Reese Kunz在7月17日撰文指出,杨瀚森夏季联赛前三战场均仅4个篮板。这一数据与其2.16米的身高形成鲜明反差——作为全队最高球员,其篮板率甚至低于部分后卫。尽管教练组认可他“主动卡位为队友创造篮板机会”的团队意识,但Kunz尖锐点出核心矛盾:“他必须展现内线统治力,而非仅当‘卡位蓝领’!”尤其在与克林根的横向对比中,短板更为刺眼:后者上赛季场均7.9篮板,护筐效率更是开拓者防守体系的基石。若杨瀚森无法在常规赛前提升这一环节,将彻底丧失首发竞争力。
克林根的首发护城河:体型+经验构筑壁垒
克林根的静态天赋形成天然屏障:
绝对体型压制:身高2.18米、体重128公斤,对抗力量远超杨瀚森;
战术定位固化:送走艾顿后,管理层明确克林根为“防守锚点”,其篮板保护与护筐被视作球队冲击防守效率前十的核心指标;
体系适配性:开拓者用西蒙斯换霍勒迪的交易,彰显比卢普斯“防守至上”的建队逻辑,克林根的禁区威慑力成为不可替代资产。
队记Kunz直指矛盾核心:“杨瀚森的防守局限性可能阻碍球队成为争冠级防守强队——而这是开拓者新战略的生命线。”
杨瀚森的破局武器:策应天赋点亮进攻可能性
尽管篮板受诟病,其独特优势仍存突围空间:
进攻枢纽潜质:夏联首秀单场5助攻,高位策应效率惊艳,挡拆顺下能力超克林根;
空间型打法价值:试训三分命中率达56%,远超克林根,更适配现代篮球空间需求;
低位技术优势:选秀报告给予其低位技能8分评分,梦幻脚步+柔和手感成破局杀招。
若开发出稳定中远投,其“策应+空间”属性可与克林根形成战术互补,甚至催生“双塔奇兵”阵容。
常规赛隐忧
格兰特隐患:其5年1.6亿合同与灾难级篮板能力形成掣肘,若杨瀚森篮板无提升,两人搭档前场将放大防守漏洞;
比卢普斯的抉择:训练营将成终极考场,杨瀚森需在核心力量特训中证明自己能扛住NBA级内线冲击。
终局推演:最终篮板能力=上场时间通行证
队记Kunz给出明确路径图:
短期目标:8月特训提升卡位意识与连续起跳能力,争取新赛季场均20分钟轮换时间;
生死线:若篮板效率未达场均6+将无缘首发竞争,沦为克林根替补;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