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球讯 过去两年NBA掀起史无前例的球队易主风暴——7支球队相继被抛售。从豪门湖人、凯尔特人,到小市场球队雄鹿、黄蜂、开拓者,老板们集体选择高位离场。前NBA球员理查德·杰弗森在节目中直言:“所有老板都想脱手,这不是巧合,而是资本游戏的必然”。
“战略性亏损”的套现密码
杰弗森以库班为例拆解老板的财富逻辑:亏本运营实为避税手段,而球队出售才是暴利时刻。
库班以2.5亿收购球队,每年“亏损”5000万美元抵税,15年累计5亿“投资成本”。最终以60亿出售球队,此前所有“亏损”转化为资本溢价空间,净赚数十亿。这种模式在湖人交易中达到巅峰:100亿成交价较《福布斯》估值溢价30亿,资本泡沫肉眼可见。
新劳资协议:压垮豪门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3年新版劳资协议通过后,联盟对“烧钱组豪阵”的惩罚机制显得过于严厉:
凯尔特人夺冠后因核心阵容薪资+奢侈税年支出5亿美元,占新老板身家6.7%,被迫抛售;而灰熊等队市值仅28亿,新版“土豪线”封杀逆袭路径;杰弗森犀利指出:“协议名义上均衡实力,实际只惠及较差球队,优秀老板反被惩罚”。
估值泡沫:体育IP沦为资本提款机
球队战绩与估值严重脱节,凯尔特人61亿成交价中,TD花园球馆及周边地产占35%,实际球队品牌价值仅40亿;勇士94亿估值含约15亿“库里溢价”,其退役后可能迅速破裂;森林狼因市场小+战绩差,被迫按4年前协议以15亿“甩卖”,市值不及凯尔特人1/4。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