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球

买彩票,为什么喜欢让孩子说号码?

人们买彩票时,为什么喜欢让孩子说号码?

妇女怀孕时,为什么爱让孩子猜“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

这一切,也许还得从谶语开始说起……

谶语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玩意儿,其意义大概相当于事前的征兆,所谓“一语成谶”也,就像地震前的鸡飞狗跳、井水上泛等。这跟算命先生们有意识地去进行预测还不太一样。

最著名的谶语应该算东汉末年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了。

其时,张角的黄巾军正在悄悄聚集,他们秘密约定在甲子年(184年)三月五日,各地同时起义。为了造势,事先编了这个歌谣,广为传唱。

但人们并不知道这首歌谣是谁编的,就好像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

这是谶语的共性,无缘无故,空穴来风,而且似乎不知所云。但是,当一件大事发生以后,人们跟谶语一对照,恍然大悟:哦,原来上天早就给下了预言了。

其实,所有的谶语都是时人编出来的,他们躲在幕后,怀着各种各样的目的,编出一个个似是而非的歌谣。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朝野佥载》上记载,徐敬业准备起兵讨伐武则天时,想拉宰相裴炎入伙。他让骆宾王想个办法。于是骆宾王编了个歌谣:“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教给孩子们念,故意在裴家庄园周围传播。

裴炎听了,心中一个劲儿地嘀咕:“这是怎么回事呢?”

最后,有人说他被谶语所鼓惑,跟着徐敬业一起反了,也有的说没反。但,无论反与没反,对裴炎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的确是事实。

《后汉书》记载,汉成帝时,有这样的童谣流传:“燕燕尾涏涏,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

不久,汉成帝和富平侯张放出游作乐,见到舞女赵飞燕,立时被迷住了,后来立其为皇后。赵飞燕掌权后与自己的弟弟谋害后宫诸皇子,几乎一一应验了童谣里所说的一切。

但是,这样的记载,你信吗?如果不是后人的演义,那就一定是时人在赵飞燕惑乱后宫时看出了苗头,才编出此谣给予讽喻的。

谶语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小孩子的嘴去传播呢?

也许是因为小孩子喜欢朗诵顺口溜吧!不管什么内容,只要好玩,就口口相诵。

同时,因为年龄幼小,记不住第一个教给他歌谣的人是谁,教唆犯(也就是那些谶语制造者们)易于逃脱追究。

所谓谣言,本是童谣之言,结果成了以假乱真的代名词。

这样,久而久之,就在我国形成了对童言的迷信心理。

买彩票时,让孩子们随口念几个号,认为这样容易中奖;

过年时,逗弄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说出几句吉利话来,如果孩子不经意间蹦出几个晦气词,大人们就会丧气好几天;

妇女怀孕时,也喜欢向孩子提问:“你说肚子里是小弟弟还是小妹妹?”

无非是想借童言讨个吉利。

谣言、谶语、童谚,都乃心理战术之一种——打击别人,同时给自己壮胆。三十六计中应该有这一条,不知是“指桑骂槐”,还是“借刀杀人”?

彩票趣闻 彩票号码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