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世界为C罗喝彩。虽然已是33岁高龄,他的倒勾进球令人惊叹,跃起的高度像一个跳高运动员。很多人问过我,如何比较梅西和C罗,这真是一个难题,也许梅西的天赋比C罗高出一点点,但C罗的勤奋和职业却是无与伦比的。还曾有人问我,如果作为主教练我可以在他们二人之间选择一个,我会选谁?当时我的答案是梅西,因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可以攻破对手的大门,进球是他的灵感,又仿佛吃饭睡觉那样平常。不过,看了昨晚皇马3:0战胜尤文图斯的比赛,或许我应该选择C罗了,呵呵。
▌“只有郑智的水平能够进入我那支国家队”
同样,昨天还有一位更高龄的老将为他的球队战斗到最后一刻。如果38岁的郑智没有在比赛的最后关头体力不支下场,恒大极有可能已经提前出线了。过去许多年,郑智都是中国队的灵魂球员。去年我在西安观看十二强赛中国主场对阵叙利亚,比赛开始时我就发现没有郑智的身影,那样一场关键的比赛,面对的对手又是狡猾的叙利亚,经验丰富的郑智在全队的攻防组织中不可或缺。很遗憾,中国队最终输掉了比赛。
我在很多不同的比赛中看到郑智,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看到的中国国脚里面,只有郑智的水平能够进入2001、2002我的那支队伍。还有另一人我也比较欣赏,那就是孙祥。现在的恒大队里,如此高龄的郑智仍然在用他的职业态度和足球意识充当着球场上的核心,他是年轻球员的榜样。在泰国那样潮湿炎热的地方比赛,对队员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回想当年,世界杯预选赛小组赛中国队客战马尔代夫,如果不是我当时坚决让范志毅留队比赛,中国队很可能也是在最后一分钟被客队绝平。一个像范志毅、郑智这样的球员在大赛里的作用可谓无与伦比。很遗憾,下一轮比赛他将缺席,这将成为卡纳瓦罗的难题。
过去这些年,我听到过很多中国足球人、媒体人感慨,中国人踢球的越来越少,出色的年轻球员也越来越少。那么你们有没有问过为什么?现实是中国的U17、U19、U23国家队在过去将近20年里从未出现在世界锦标赛的舞台上。今年1月我在中国几乎全程观看了U23亚洲杯的比赛,中国队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不大重视这样的赛事,球队主教练从未听说,也没有队员令人眼前一亮。
▌“中国教练像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前几天在北京,我应队员的邀请去看了几支俱乐部梯队的训练。现在的中国孩子在身高和体格上一点不输于同龄的外国球员,但可惜的是他们的技战术仍然是年轻的中国教练传授的,而这些教练缺乏的是学习和经验。我在训练中观察到一个小细节,一名中国教练在球员进行对抗训练时,始终倚在球门柱上,一言不发,像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我不知道他在看什么、想什么,但如果是我,我一定在不停地喊叫、指挥队员,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叫停、纠正。你如何训练这些队员,他们就会如何在场上比赛。
我很早就告诉我的队员们,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一定要多出国走走,观摩外国球队的训练,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如果一个教练只能坐井观天,他又怎能带出梅西和C罗呢?
另外,对中国的优秀球员越来越少的观点我不完全苟同。在我看来,主教练的一双慧眼尤为重要。挑选适合自己战术的队员,把什么特点的球员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这相当考验一个教练的功力。还有一点,如何与球员沟通交流是许多像我这样的外籍教练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位在中国队经常驻扎的酒店工作的中国朋友给我讲了以下这个片段——某次大赛前在酒店大堂,他偶然观察到,以往的中国队一位外教和球员走了一个面对面,却仿佛素不相识擦肩而过。主帅与队员的关系如此淡漠,我们又如何期待比赛结果呢?
如今外教团队人员越来越多,但怎样和中国球员有效沟通,仍然需要解决。受制于语言、文化差异,中国球员一般来说比较沉默内敛,不善表达。而且,年轻一代和20年前的球员成长环境完全不同。何况,中国足球的现状是金钱至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了队员的思想和价值观。
回想当年,我常常给中国球员上课,带他们看红塔基地的施工现场,让他们体会为国踢球的荣誉感,值得庆幸的是很多人都会记得我给他们讲的故事、放的电影,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落伍吗?在我看来,永远不会的。只不过,面对90、00后们,也许需要改变方式方法罢了。只有用心和队员交流,才能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创造和谐融洽的团队氛围,而这也是通往胜利的基石。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