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篇名为《我国彩票销售过万亿元 巨额公益金去向应更透明》的新闻,又激起人们对我国彩票公益金透明度的新一轮讨论。今年8月28日,财政部发布了2013年彩票公益金筹集分配情况和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安排使用情况公告,人民网当即发起一个关于“我国彩票公益金透明度”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成网友对2013年彩票公益金“账单”透明度不满,并认为彩票公益金离现实生活很遥远,只能看得见,却摸不着。更有83.33%的受访者表示“账单”中有些内容并未涉及,不够详细,试问近5000亿的彩票公益金去哪儿了?针对本次“公益金”话题,各大媒体也争相发声,我们逐一盘点。
新华网:我国彩票销售过万亿元 巨额公益金去向应更透明
【观点1】彩票是国家以筹集社会福利资金为目的而发行的一种有价凭证。《彩票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上年度彩票公益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情况,并向社会公告。但这些信息过于笼统,公众无从监督。同时,彩票在我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牵涉面广、关注度高,其公信力至关重要。但由于信息不够透明,加之彩票造假、内外勾结、暗箱操作等事件曾有发生,公众对彩票中奖的公正性、真实性产生疑问。
法制网:5000亿彩票公益金去向必须清晰
【观点2】现行的《彩票管理条例》相关条款进行细化,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自上而下进行全流程公示,让每一笔费用的去向变得一清二楚,人人可查,已是民心所向。否则,继续听任彩票公益金扑朔迷离,公众显然是不会答应的。原因很简单,在这种封闭式运行的背后,难免不出现浪费和腐败现象。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有把彩票公益金,包括彩票发行费用,全都装进玻璃瓶,才能得到最有效的监督。事实上,要公布的不仅仅是彩票公益金的具体流向,还应同时公布使用效果,最好是受益者的民意测评结果,既要让这些钱花得明明白白,也要让这些钱花得价有所值。
长沙晚报:彩票公益金须公之于众 监管不能滞后于发行
【观点3】巨额公益金的去向何以成谜?首先是法律法规的滞后。我国《彩票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上年度彩票公益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情况,并向社会公告。可见,对于彩票公益金的公开并不缺制度性的规定,但显然这样的规定太过笼统和粗放,根本不足以约束相关部门,也难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公益金的使用和公开实际上成了“自选动作”,有的地方还能公开大致项目,有的地方则是一片空白。
其次,重发行轻管理,管理体制和考核模式滞后。对于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公众知之甚少,但却时常能够听到彩票销售的“喜人报告”。原因不难理解,当前对各级彩票中心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发行和销售量乃是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这就导致彩票中心过多地把精力和资源用于发行上,而忽视了使用上的管理。如果说在我国彩票事业刚刚起步、发行量有限的情况下,采取这种考核模式还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在当下彩票销售已经突破万亿元的时候,还是这种考核,显然就不合时宜,甚至会引发资金滥用乃至贪腐等各种隐患。
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涉及多个部门,很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各个部门都能从中分得一杯羹,自然无意于去加强监管。尤其是随着我国彩票销售量的不断增多,资金体量日益庞大,利益牵制就更加明显。比如,各地福彩中心兴建的高档会所、高级酒店,招待的都是哪些人?肯定不只是福彩中心的人。彩票的公益本质,决定了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必须公之于众。加强对彩票公益的监管,一是要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使之适应彩票的发展和现实需求,二是加强独立审计,剥离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羁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发挥彩票的公益职能,促进我国彩票事业的发展。
北京晨报:彩票公益金莫成糊涂账
【观点4】数以亿计的彩票公益金,既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渠道回馈社会的公益慈善事业,同时,也应当给公众呈现一本“明白账”,否则容易挫伤公众热爱公益慈善事业的热情,也可能会成为滋生贪腐问题的“温床”。如何科学妥善地用好相关善款,并防范其流入少数人的“腰包”,必须建立完备的监管体系,并真正让“彩票公益金”在阳光透明的氛围中运行,唯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彩民来“增砖添瓦”。
荆楚网:彩票公益金去向成谜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观点5】彩票行业必须有更严格的约束机制。不仅仅要降低发行费,更重要的是对彩票公益金的管理要加强。彩票公益金必须全部专款专用,而且如何用不能仅仅由政府部门说了算,还应该有公众的参与。分配、使用过程还必须做到精确至每笔的公开透明,并接受审计和公众、媒体监督。同时,针对公众质疑颇多的摇奖、领奖流程,实现更大程度的透明也是应该和必须的。
湖北日报:彩票应从“暗箱操作”模式走出来
【观点6】彩票本就属于公益性行业,“暗箱操作”不仅影响到彩票行业的声誉,亦会成为少数人的牟利工具。频频爆发的贪污腐败、舞弊案件说明,彩票行业必须正视自身的弊病,从“暗箱操作”模式里走出来,将相关信息透明化,向公众公开细节,交由公共舆论监督。通过主动完善相关制度,用透明和公开来重新获得公众的信任。
西安晚报:彩票公益金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
【观点7】彩票公益金取之于民当用之于民,判断的标准一是除了必要的发行管理成本之外,每一分都用于社会福利与体育事业;二是资金使用不能完全替代政府的公共投入。真正做到这两点,一方面要细化彩票基金的使用范围,完善支出预算规则,辟出基金使用的合理区;另一方面要强化基金支出预算、使用的透明,建立类似于慈善公开“晒账本”的机制,强化彩票发行机构对彩票基金支出监管和组织公开的责任,赋予彩民充分的监督和质询的权利。此外,要大幅降低发行管理成本,提高公益金提取效率。
广州日报:彩票公益金还须阳光审计
【观点8】梳理去年的彩票公益金审计“风暴”,至少三个问题应引起重视。一者,公益金不公益,成为彩票管理部门的“唐僧肉”。二者,公益金分配太过随意,有的地方财政部门至去年尚未制定彩票公益金的分配管理办法,即使制定了也未明确市、县分成比例。三者,彩票发行费一直占到彩票收入的15%,远高于国际通行的5%,随着销售额的大幅增长,去年发行费总额超过了450亿元。
一方面是彩票公益金流失严重,动辄被管理和发行部门挪用,以满足部门利益;另一方面,彩票发行机构的日常运营、代销人员的代销费用等彩票发行费,随着彩票销售额的大幅增长越来越庞大,背后借彩票发行衍生的优渥待遇令人浮想联翩。再者,对中低收入者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空吸效应”,却没有矫正措施和救济制度。由此导致彩票业的公益性严重受损。
现行体制下,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彩票的监督管理,各级民政和体育行政部门负责福彩和体彩的管理发行。尤其到了地方,彩票管理和发行机构,只是民政或体育部门的一个下属机构,级别不高,各种监督触角不易延伸至此,却掌管着巨额销售资金,风险陡然倍增。而财政部门监督又往往局限于业务领域,难以发挥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效力。改革彩票业的监督体制,甚至引入第三方监督平台,让彩票业公开透明,同时,合理核定发行费用,并建立“问题彩民”的救济机制,是彩票业重构公益性所绕不开的系列问题。
相关新闻:5000亿公益金去向不明遭彩民质疑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