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联赛那么多,昨晚大家的注意力只在一场比赛上,一场日本球员柴崎岳世界波攻破巴萨球门,恒大旧将保利尼奥帮巴萨绝杀逆转的比赛。人们总是更在乎那些跟自己联系紧密的东西,比如“恒大旧将”这种词。
巴萨掏出4000万欧元从恒大买走保利尼奥,保利尼奥宁愿降薪也要加盟巴萨。这件事情现在可以更好地理解了,巴萨真的不是瞎买,而保利尼奥也不是高攀。当保利尼奥以他习惯的方式为巴萨破门拿到3分之后,他的职业生涯看上去正走在最正确的路上。就像他走的时候,他的恒大队友感叹的那样:“那是巴萨啊!”
我们可能都把保利尼奥当做自己人。他在热刺遭遇低谷的时候,是恒大把他带到了中国。在恒大的两年时间里,保利尼奥状态极佳,重回巴西国家队坐稳主力位置。并且重新赢得了欧洲足坛的青睐。这说明什么,一来,这说明恒大是一支好球队,二来,这说明中超是并不是球星养老院。保利尼奥在巴萨踢得越好,似乎就越能证明中超联赛的价值。没错,这种感受并不是一厢情愿,而是有他客观的道理。
保利尼奥在巴萨展现的能力,曾经在我们面前展现了整整两年。想到这一点,我们就高兴。对柏太阳神的那个世界波,对国安的绝杀球,对鹿岛鹿角两回合的抢点破门,我们为曾经拥有这么一名球员而高兴。然后我们还假设,如果保利尼奥没走,恒大是不是在亚冠就真的还具备统治力。
心里可能还有一点犹豫:是留下来为恒大继续效力的好,还是去巴萨证明中超联赛也不错的好?是留下来每周在我们眼皮子底下表演好,还是去跟梅西和苏亚雷斯拥抱好?
但说实话,在反复观看柴崎岳那个进球后,我对保利尼奥的命题就完全丧失兴趣了,只留一丁点儿怀念,以及对他个人不懈努力的欣赏。确实,保利尼奥这种质量的球员,能给中超带来一些东西,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如果没有钱,他就不会来。或者,只要有钱,任何一个尼奥都有可能来,然后再走。
保利尼奥终究只是一个奢侈品,但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是自己的产品,以及自己的生产体系。就像以前中学近代历史课上说的,我们需要自己的民族工业啊。这就是我担忧柴崎岳的原因——我们的柴崎岳在哪里。
柴崎岳走的是一条我们欣赏的那种路。从小基本功扎实,高中时代闪耀日本高中全国大赛,毕业后加盟鹿岛鹿角。他很快成为中场核心,率队拿到J联赛冠军。在2016年年底的世俱杯上,他两破皇马大门,惊艳世人。但他没有马上登陆欧洲五大联赛,而是先去了西班牙次级联赛,加盟西乙的特内里费。
在签约特内里费47天之后,他才迎来第一次替补出场的机会,但他稳扎稳打,渐渐成为球队首发。赛季末,特内里费在升级附加赛中不敌赫塔菲,但他的表现却征服了对手,夏天加盟赫塔菲,随队踢上了西甲,这才有了他对巴萨的世界波。
能够成为第一个在正式比赛中既破过皇马球门又破过巴萨球门的亚洲球员,是有些意外,但这些都依赖于25岁的柴崎岳一步一个脚印。显然,你很容易意识到中国球员在成长道路上跟日本球员的差距。我们为什么不能去西乙踢起?我们的球员都是天之骄子吗?当然,也有可能是徐根宝所说的,能力不够。但我们那些在西丙或者葡甲踢球的球员,也没有谁踢到舞台中央来。
曾经两次留洋欧洲的张呈栋,跟笔者聊过,他已经深刻意识到这一点:路径扎实的重要性。
他第一次留洋,从辽宁队加盟葡甲,再到葡超,一步步往前走,是成功的。他第二次留洋,直接从北京国安加盟西甲巴列卡诺,就遇到了很多在他那个年龄段已经无法克服的困难,以至于只能回国。他说,我们真的不必要只盯着五大联赛,可以从小联赛,或者低级别联赛开始,然后就是坚持。现在,热点新闻里的柴崎岳又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日本球员和中国球员所处的环境不同,比如,日本年轻球员赚不到中国球员那么多钱,这反倒让他们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更容易保有纯粹性,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日本球员对足球技艺的追求更为执着。不能什么都归咎于大环境的不同,人的价值,本身就是在突破环境束缚的过程中体现的。
刻薄一点说,保利尼奥在巴萨的成功,其实跟中国足球一点关系都没有,那是他个人的成功,而柴崎岳在赫塔菲的成功,却可以被视为日本足球的成功。所以,与其怀念保利尼奥,不如羡慕柴崎岳。与其设想如何买卖保利尼奥,不如想想怎么生产柴崎岳——那时候,你就不需要往保利尼奥身上蹭了。(丰臻)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