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轮联赛脆败给热刺让曼联和穆里尼奥都倍感压力,本场面对伯恩利的比赛已经不容有失。开场之后曼联在进攻端还是很有想法,主要的思路就是利用桑切斯在左肋部的进攻影响力带动全队进攻。曼联整体进攻中,桑切斯的肋部影响、林加德的飘忽跑位和博格巴的进攻参与是最主要的三个进攻方式。
双方出场球员:
曼联:1-德赫亚;25-瓦伦西亚、2-林德洛夫、12-斯莫林、23-卢克-肖;27-费莱尼、31-马蒂奇、6-博格巴(92'3-拜利);14-林加德(76'21-埃雷拉)、9-卢卡库、7-桑切斯(61'10-拉什福德)
伯恩利:20-乔-哈特;26-巴尔兹利、5-塔科夫斯基、6-本-米、3-泰勒;25-列侬、4-科克、13-亨德里克(58'9-沃克斯)、18-维斯特韦德、31-迈克-内尔(80'10-巴恩斯);11-伍德(84'27-维德拉)
1.开场即展开进攻,林加德存在感爆棚
开场之后曼联迅速展开进攻。在进攻端,林加德的位置比较活跃,在前场的存在感非常强。
开场之后可以看到曼联的站位是一个433。在中场和前场,曼联都是三角形站位。锋线卢卡库突前,桑切斯在左路稍靠后,林加德在卢卡库身后的位置;中场方面,费莱尼得到首发,和马蒂奇组成双后腰为博格巴保驾护航。
在这样的占位中,林加德的获得了很高的前场自由度,成为了在卢卡库身后游走的重要进攻力量。曼联开场阶段的进攻也正是由于林加德位置的活跃而展现威胁。图中回合,卢卡库底线附近背身控住球转给身后的桑切斯,后者横推中路,林加德中路完成摆脱并送出打门。
卢卡库的体格和持球对对手禁区本就是比较大的威胁,再加上林加德的游走和覆盖,曼联的进攻就显得更有威胁。图中回合,右路瓦伦西亚助攻上来完成地面地平球的传中,林加德在门前抢到第一个威胁到对手大门。
2.左路的桑切斯是真正战术核心
开场之后林加德的表现确实抢眼,但其发挥出色的真正原因桑切斯在左肋部的核心表现力。
曼联很多进攻的发起都是从左边路和左肋部开始,而这一侧正是桑切斯覆盖的区域。桑切斯在左肋部的出球和组织,是曼联进攻根本上的核心发起。图中回合,在卢卡库第一个进球前,曼联虽然在禁区前不断转移,但位置基本上都已经站定,最终还是依靠桑切斯在左路的传中为卢卡库送出助攻。
本场比赛桑切斯在左肋部的进攻能力和进攻影响力,是曼联阵地进攻展开的根基。曼联所有有威胁的进攻发起,都是在左肋部的位置开始。第二个进球中,进攻的发起是桑切斯在左肋部背身后脚跟传给内线插上的卢克肖,后者转接给卢卡库。桑切斯在非常困难情况下的背身肋部转接非常关键,直接为进攻提供了发起基础。
不仅在地面进攻中,在反击中,桑切斯所在的左路也是反击推进的主要方向,通过桑切斯的行进转接完成最后一传或倒数第二传。上两图回合中,都是曼联在反击阶段由桑切斯在左肋部接应,内切之后再转给边路套上的队友,以此来完成进攻。
本场比赛桑切斯的任务主要是为整体进攻服务,个人在进攻端的直接表现不是很多,但桑切斯还是完全有能力去完成打门和进球。桑切斯+卢卡库+林加德的三叉戟是一个很好的配置,卢卡库有压制力,林加德有跑动能力,桑切斯有组织能力和终结能力。三个人风格互异但也能互相配合,这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后半段穆里尼奥对位换上拉什福德,其实也是为了继续保持在左肋部的进攻活力。拉什福德出场之后,也是利用个人能力保持了一定的左路进攻火力。创造点球的回合,就是拉什福德保持了左路的站位和冲击而获得的。
赛后:
1.中卫换了一大批,但目前曼联的中卫人员配置确实是不够用。面对伯恩利最后阶段的中锋堆积,林德洛夫和斯莫林都有些吃紧;
2.博格巴的表现还是比较出色的。在有马蒂奇和费莱尼两人保护的情况下,博格巴完全可以踢得战术素养再高一些。以博格巴的能力,个人发挥随时可以有,但稳定的输出,应该是半场进攻的转接和反击中的第一脚出球,这是需要博格巴稳定发挥的环节;
3.卢克肖成为桑切斯在左路的最佳搭档。由于卢克肖的助攻力度,大大增加了桑切斯在左路的进攻影响力,桑切斯左路的占位+卢克肖的插上,是曼联进攻的基础输出。(longtengtz)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