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举办的2018赛季中国职业联赛总结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公布了多项针对各级联赛的政策调整。
【相关链接:足协推动职业联盟成立,外援和U23政策不变,投资帽12亿】
传闻中的国字号打联赛并没有得到验证,取而代之的是下赛季中超中甲球队数量保持不变。在外援以及U23政策上,下赛季与2018赛季基本保持不变。
此前曾有球迷呼吁效仿日本联赛放宽外援政策,取消U23政策,从而提高联赛水平和观赏性。但事实上,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与日本差别甚大,在中国实现放宽外援政策并不现实。而U23政策经过这两个赛季的实施,已经起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以黄紫昌、陈彬彬、郭全博为首的年轻球员正是通过U23政策崭露头角,得到各级国字号的征召,一定程度上为中国足球补充了新鲜血液。
在外界备受关注的工资帽方面,国内球员顶薪工资限额为税前1000万人民币,国家队国脚1200万人民币,外援不受工资限额影响。这意味着,球员的薪水终于不会出现严重“溢价”,实力远无法匹配薪水的现象。而国脚一定程度上象征这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球员,比普通球员的顶薪高出200万也无可厚非。此前有传闻足协将废除球员现有合同也并没有实现,而是待现有合同到期后按限额重新签订。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俱乐部与球员私底交易,足协还将严厉打击阴阳合同,如发现逃税、漏税等情况,足协将依照情节给予俱乐部扣除联赛积分、取消准入资格等处罚。
除了规定外援以及U23政策、工资帽等措施外,足协还颁布了打击球员“出口转内销”、中超俱乐部需有本队U21青训、未来俱乐部设女足、球衣印姓名拼音、客队球票不少于球场容量5%等一系列有利于联赛健康发展的调理。
可以看到的是,中国足协此次作出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并没有让球迷失望,足协终于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干了点“正事”了。
然而,足协此次召开大会所作出的一系列政策并非全无黑点。
在大会上,足协还作出深化“管办分离”,推动职业联盟成立的计划。这一措施看上去有利于深化联赛体制改革,让中国足球联赛在市场化条件上更好的发展。但......
与姚明在CBA将“管办分离”落实到位不同的是,足协将职业联赛五权划分:即中国足协享有职业联赛的所有权、监督权,职业联盟享有职业联赛的管理权、经营权和利益分配权。
看到了吗?足协依旧拥有联赛所有权,所谓的“管办分离”更多的是让职业联盟尝到一小部分的甜头,足协并没有放弃实权。
当然,足协能够将以上措施落实到位已经比以前进步很多了,希望未来足协能够推出更多有利于中国足球发展的有效政策,早日实现全国球迷“足球梦”。
(寒少)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