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20日,中国足协举办的联赛总结会在上海召开。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外援和U23政策不变,球队投入12亿封顶
2019赛季中超联赛的外援名额与出场人次与2018赛季一样,依然是注册4人,上场3人。而且,注册4人中并无特别规定是否为亚足联注册国家的外援。因而,若参加亚冠的球员如果引进的4名外援都是非亚外球员,那么,他们在亚冠联赛中就只能出场3人。
而2019赛季将继续执行U23出场政策,即每场比赛每队首发11名球员中必须至少有1名U23球员,整场比赛的U23出场人数不能少于3人次。而在2018联赛末期实行的若球队中有被各级国字号集训征调的U23球员,那么,该支球队需要出场的U23球员人数可以相对应进行减少。即若征调1人则减少1名U23球员上场,征调2名则减少两人,征调3人则可以不执行U23球员政策。
足协要求新赛季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在27人报名大名单中要有本俱乐部青训培养的2名U21的球员。中超联赛预备队进一步提升U21、U23球员人数。
另外,俱乐部年度总支出封顶为12亿。除增加总支出等财务限制外变动不大。个人顶薪工资限额为税前1000万,国家队国脚1200万。奖金方面,中超赢球奖不得超过300万/场,亚冠600万/场。
2019年俱乐部总薪酬不得超过总支出的65%,2020年和2021年比例为60%和55%。
2019年1月1日期,在足协新备案合同按照限额政策签订。合同尚未到期的,待现有合同到期后按限额重新签订。中超2019亏损额度不得超过3.2亿,2020年2.9亿,2021年2.7亿。
中超将在3月1日开赛,11月30日结束,赛季跨度约270天。一年一度的超级杯在2月23日进行。
中超、中甲的比赛均为30轮,这也就意味着中超和中甲保持了现有的规模,并未扩军。
但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中甲联赛扩军至18队。因此,2019赛季中甲联赛最后一名直接降级,中乙前三直接升级。倒数第二、第三与中乙第四、第五进行附加赛。新赛季的外援政策维持不变,依旧是报三上二。
2019年允许在比赛现场提供各种饮料食品销售,2019年起客队球迷门票不少于球场容量的5%,球员比赛服必须印有姓名拼音
中国足协对于职业联盟的态度是:尽可能的服务,确保职业联盟稳妥有序成立;尽可能的放权,确保职业联盟健康独立运行。服务是指中国足协为职业联盟成立保驾护航,引导、推动各俱乐部投资人达成共识。放权是指中国足协充分实现管办分离,将职业联赛各项权利放到职业联盟。
双方对于职业联赛的五权划分:即中国足协享有职业联赛的所有权、监督权,职业联盟享有职业联赛的管理权、经营权和利益分配权,真正做到俱乐部参与各俱乐部治理。
俱乐部女足队伍建设方面,申请中超准入的俱乐部须拥有一支女足球队,并参加女超、女甲或女乙联赛。女超俱乐部每年俱乐部的投入不得低于1500万元,不能高于3000万元。该条款为C标,也就是不需要立即执行,但后期会转为强制执行的A标。
六:2019中超决定名次办法调整 预备队、梯队成绩决定排名
决定名次及办法中, 积分相等队之间, 在比相互之间积分、净胜球、 进球数后比较后仍相等的, 增加下列比较条件:积分相等队之间,将按权重比例计算预备队成绩、U19联赛成绩、U17联赛成绩、 U15联赛成绩、 U14联赛成绩和U13联赛成绩, 排名靠前者, 联赛名次列前。
中超联赛进行中, 如果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 积分相等队之间净胜球多者, 名次列前。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