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球讯 托特纳姆热刺俱乐部近期终止了与投资顾问公司罗斯柴尔德的合作,这一动作被外界解读为俱乐部所有者刘易斯家族强化控制权的明确信号。尽管此前罗斯柴尔德曾协助热刺处理新球场融资事宜,但俱乐部如今选择独立运作股权事务,并多次公开强调“绝不出售”的立场。
热刺
收购风波下的强硬回应
今年9月以来,热刺已连续拒绝两笔正式收购意向——分别来自前纽卡斯尔股东阿曼达·斯塔维利旗下的PCP财团,以及由罗杰·肯尼迪博士与吴荣辉牵头的投资联合体。俱乐部CEO文卡特沙姆更在官方声明中斩钉截铁地表示:“刘易斯家族将热刺视为跨代际的长期产业,任何报价都不会被接受。”此后,尽管有美国财团抛出总价45亿英镑的创纪录报价,但刘易斯家族再度以“未收到正式文件”为由冷处理,并通过内部人士放风“立场毫无动摇”。
家族深度介入管理,长期主义战略明晰
终止与罗斯柴尔德的合作,与刘易斯家族近期深度介入俱乐部管理的动向一脉相承。在前任主席列维离任后,家族新一代成员维维安·刘易斯与查理·刘易斯频繁现身主场董事席,并全程参与季前巡回赛。此外,家族女婿尼克·博伊彻也进入核心领导层,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决策体系。这种“去外部依赖”的模式,凸显家族意图通过直接掌控运营,避免股权结构受资本扰动。
财政自立与竞技野心的平衡术
热刺的“不卖”决心背后,是对财政自持能力的自信。新球场年均1.1亿英镑的活动收入及欧冠转播分红,使俱乐部具备稳定的现金流。与此同时,家族拒绝收购的底气亦源于对竞技目标的重新锚定——文卡特沙姆直言“新时代目标是赢得重要奖杯”。若盲目接受资本注入,虽可短期挥金引援,却可能破坏薪资结构及长期规划,这与刘易斯家族“持续争冠而非昙花一现”的理念相悖。
在沙特、卡塔尔资本持续席卷英超的背景下,热刺选择了一条逆潮流之路。通过终止外部顾问合作、家族成员直接掌舵,俱乐部试图在资本狂潮中保留传统控制模式。然而,这一策略的成败终将由球场成绩检验——若长期无法斩获冠军,刘易斯家族的“不卖”誓言或将面临更大压力。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