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球

彩票公益金使用必须公开、透明、阳光

2014年本报记者通过内部渠道反映彩票公益金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审计署此后的专项审计查实有四分之一的彩票资金存在违法违规使用现象。近期,天津、山西、福建等地的记者再次追踪彩票公益金流向发现,无论是分配端还是使用端,都存在“粗线条”管理现象,社会公众无法监督,巨额彩票公益金仍然存在“舞弊”的风险。对此,有关人士建议,加强彩票公益金的信息公开和审计、法律监管。(据8月26日 光明网)

彩票是国家以筹集社会福利资金为目的而发行的一种有价凭证。事实上,彩票大奖还是和绝大多数彩民注定无缘。绝大多数彩民买彩票,其实就是在做慈善,就是在做公益。然而,相当多的彩民却是把买彩票当成了发家致富的一种捷径,幻想着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缺少对彩票公益性的认识——出现所谓的“问题彩民”。这里面的原因归结为,彩票发行部门为增加销量,大肆宣传大奖信息过多,公益宣传过少。

近日,天津、山西、福建等地巨额彩票公益金“去向不透明”的问题,再次将公益彩票的管理使用推向风口浪尖,也倒逼公益彩票管理方尽快给公众一本“明白账”。巨额彩票公益金,本应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渠道,回馈社会的公益慈善事业,同时,也应向公众呈现一本“明白账”,然而“粗线条”的管理现象依然存在,长此以往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公众热爱公益慈善事业的热情,另外,也可能成为滋生贪腐问题的“温床”。

当然,让公众必将欣慰地是,无论是村庄,还是社区,还有学校广场上随处可见的健身路径,还是大大小小的爱心福利院、养老院等,这都要归功于彩票公益金的投入。不过,面对近年来不断飙升的彩票公益金,表面的一些投入还是远远不能体现出公益金的支出。公益金的如何科学妥善地用好相关善款,并防范其流入“个别”人员的“腰包”?

笔者认为,彩票公益金的使用上,必须建立完备的监管体系,并真正让“彩票公益金”在公开、阳光、透明的氛围当中运行,让项目信息公开化、资金使用阳光化、彩票公益金使用透明化,才能赢得彩民信任,以此促进彩票的销量提升,形成良性循环。唯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彩民来“增砖添瓦”。

一切不被监督的权力,都有被滥用的可能。以公益之名、日进斗金的彩票行业,不该长期无视社会公众的呼声。公布彩票公益金的去向,且不局限于教体文卫等大类目,而是将取之于广大彩民的每一分钱的去向和用途,明明白白地公之于众,这才是彩票公益性最强有力的证明。

彩票公益金 彩票管理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