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点:河北华夏在主场迎战上海上港,在上半场比赛结束前,华夏球员张呈栋和上港主帅博阿斯发生口角,之后两支球队教练席上也发生了冲突。 近期上海上港可谓是接二连三的跟对手发生摩擦!
上海,读懂中国必须要读的一座城市。
无论是张爱玲笔下老上海的十里洋场、灯红酒绿,还是新上海打满国际大都会、金融中心、时尚小资的标签,谈论上海总免不了谈论上海人、上海人的性格。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眼里,上海人和北京人都是排外的。一切上海原生居民以外的人,都被上海人称为“乡下人”,正如北京人把一切北京原生居民以外的人都称为“外省人”。北京人的自负感源自北京在中国特殊的政治地位,上海人的自负感则源自上海在中国特殊的经济地位。
在自负成为上海人的一种文化心理特征之后,上海人性格中的“精明”则被认为是与生俱来、长在骨子里的。这使得上海人常常为一点点小利而斤斤计较。“上海小男人”的猥琐、“上海女人”的势利,似乎是大部分文艺作品里对“上海人”的一种脸谱化的标识。
上海人的共同性格也影响了“海派足球”的特点。
解放前,一代球王李惠堂是在上海成名的、许多南北足球名宿都在上海滩打拼过。解放后,上海的足球融合了南北之长,一度以“海派”的特色与传统的“南北派足球”成三足鼎立之势,历届国家队也诞生了不少优秀的上海籍球员。因此论底蕴,上海足球当然是深厚的。不过,上海人精明的性格,也让上海球员普遍技巧有余、硬朗不足,被人戏称为“软脚蟹”。
上海本土足球人中,成就最高的是两师徒。师傅徐根宝,徒弟范志毅。
徐根宝是“上海足球教父”,潜心崇明岛搞青训近20年,从2009年至今带出了三批球员拿了全运会男足金牌。范志毅是申花和国足队长,留过洋、国内第一个“亚洲足球先生”获得者。他们两个,无论是做人还是推崇的足球理念,似乎都是以霸气和硬气为主,一改“上海小男人”的疲软形象。
被上海球迷视为“正宗”的申花队,正因为徐根宝和范志毅两人最初的存在,他们身上的某些气质一直传承到现在。
只不过,申花队前些年被朱骏玩烂了之后,一直元气没有恢复。如今又缺乏得力的人才,队中的莽夫偏多,给人感觉申花当年的“贵气”荡然无存,却多了“匪气”和“痞气”。申花尚未复兴,无论申花球迷愿不愿意,上港就是目前上海足球的头号形象代言人。
而与此同时,上海滩足球的“小气”标签如今同样落到了上港的身上。
上港这两年大手笔投入,网罗了众多天价外援好手。但令上港尴尬的是,无论他们的成绩如何强压申花,但他们的球迷却总是比对方少,而且总是陷于一种千夫所指的怪圈。
浩克挥拳、斯卡双闷、文君指路、傅欢而散、上港择苏——这些都是因为上港而在今年诞生的“成语新编”。最新的一个“成语”是因为连续两个主场和权健爆发“毛巾事件”而衍生出来的“巾巾计较”。加上武磊此前在客战鲁能一役中被非议的行为,上港突然变成了“全民公敌”的角色!
上港的浩克凭借牛一般的身体碾压能力,单打独斗,场上惯玩公然挑衅;博阿斯的外教团队从日常的一些公开言论,到两战天津权健均与对方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来看,都非善茬。如今的上港拥有上海人固有的“自负”胸怀,可惜“精明”之处过于放到了场外非竞技因素之上。
接下来,上港和恒大要在足协杯和亚冠双线进行4场角力,鹿死谁手还很难说,但一场两场比赛的输赢本身并不关键,关键的是有没有君临天下而又海纳百川的品质。恒大PK上港,最终的结果,或许与双方的“足球文化”、乃至穗沪两座城市的内在性格有关——气度决定高度!
更多优质推荐: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