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球

中沙足协开启合作,学习沙特金元足球重走老路?

今天凌晨,国足2-3客场不敌沙特,不出意外的输球,反倒是赛前一则消息出人意料——中国足协与沙特足协签订合作条款,打算未来与沙特足协建立友好合作。在签约仪式上,陈戌源对沙特足协为此次中国男足国家队赴吉达参加世界杯预选赛提供的周到细致的接待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戌源表示,此次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两国足协合作的新起点,特别是在各级国字号球队发展、青少年培训交流、裁判等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将对两国足球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沙特足球发展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中国足球学习。

中国足球从学欧美、到学日韩,现在要开始学沙特?沙特又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沙特曾是世界杯常客

沙特首次参加世界杯是在1994年美国世界杯,当时小组赛2胜1负出线,1/8决赛1-3不敌瑞典,止步十六强。而这也是沙特在世界杯上最好的成绩了。接下来沙特连续参加了98年法国世界杯、02年日韩世界杯以及06年德国世界杯。但自此之后,沙特队连续缺席两届世界杯,直到2018年,沙特队时隔12年重回世界杯舞台。

留洋计划破产

沙特此前也走过弯路,在拿到2018俄罗斯世界杯入场券后,为了让球员得到锻炼,沙特开启“公费留洋计划”,与西班牙职业足球联盟合作,将9名球员租借到了西甲、西乙的俱乐部,征战2017-18赛季的西甲、西乙联赛。但是事与愿违,留洋的这9位球员难以获得上场机会,被西班牙的俱乐部认为技术与身体对抗都非常有限。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揭幕战,在全世界瞩目下,沙特0-5惨败,遭东道主当头棒喝。有钱人都好面子,更何况是“土豪”沙特,沙特足协自2018年世界杯后,开始革新之路。沙特队在3年内迅速成长,目前12强赛,沙特4战全胜领跑积分榜,就连实力强大的日本队也铩羽而归。

出去不行,那就请进来

在18年惨败之后,沙特足协开始在联赛推行“七外援政策”——允许每支球队最多可以注册8名外援,每场联赛最多可以派7名外援出场。这个做法当时受到沙特各界广泛批评,质疑者认为外援过多会限制本土球员的成长。但时至今日,这项策略已经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甚至是本土球员们的支持,原因就在于沙特球员在和高水平外援的较量中,获得实实在在的锻炼,而且七外援政策也让沙特联赛的观赏性大大提高。

沙特联赛虽然充斥着外援,但沙特国家队却没有因此出现人才断档,目前沙特国家队人员结构非常合理,年龄超过30岁的球员仅有寥寥几人,其他球员都处在黄金年龄。沙特国家队的成功,也再次证明本土球员的竞争力强弱与否,与联赛外援数量并无必然联系。

反观中国足球,中超这些年对高水平外援一直持打压策略,严格限制外援登场,限制薪水,美名其曰“多给本土球员机会”,可如今苏宁解散、恒大可能被接管,各俱乐部艰难求生,中超“一地鸡毛”,大牌外援纷纷离队,胡尔克回到巴西继续大杀四方,帮助米内罗竞技稳坐头把交椅;塔利斯卡、保利尼奥、张贤秀、桑蒂尼、哈默德、塞巴、伊哈洛等均选择了沙特联赛。

青少年培养部分,在沙特联赛中,沙特足协要求职业俱乐部配齐从U8至U23等8个年龄段的队伍。还有一些不在俱乐部梯队注册的球员,他们可以根据属地附近俱乐部的日程安排,从而自由地参加培训和享受专业的指导,而且这些全部都是免费的。

而国内职业俱乐部很多都只有2-3支梯队,后备培养能力完全无法跟上。而且国内没有注册的小球员,即便他们有踢球的欲望,也没有足够的设施和球队给他们提供,足球人才的断档不可避免。

另外,沙特的球队人工球场,也会在非训练时间里向社会免费开放,这一点是中国目前所无法达到的,所以即便中国要学习沙特,也必须要经历很多的改变。

欲速则不达,别再瞎折腾了

很多足协的高管都认为,足球项目是能够快速见效的,像乒乓球、羽毛球多搞集训,成绩自然就提升了。可惜足球无法按照这个规律。中国足球一直在摸索,几乎全世界足球强国都学了个遍,十年前的政策、五年前的规划、三年前的措施,往往都是自相矛盾,既没有长期规划,也耐不住性子,如今所学成了“邯郸学步”。

远的欧美足球不说,亚洲范围内,韩国依靠企业长期投入提升足球水平、日本依靠几十年扎实的校园足球体系、沙特金元足球请进大牌外援、越南沉下心来做强青训体系,各国国情不同,只要找到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模式,坚持下去就能看到“开花结果”,不要瞎折腾,“东走三步、南走五步”,最终原地踏步。

更多优质推荐:

足球买量比分布

体育直播

德乙球队分析

中国VS沙特 沙特VS中国 李铁 沙特 中国

相关推荐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