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球6月19日俄罗斯报道她叫郑婕,今年20岁,河南郑州人。来俄罗斯有一年时间了,现在是莫斯科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当我见到她时她正在FIFA FAN FEST G4出口进行志愿者工作,即使她身着橙色志愿者的统一服装,戴着专属志愿者的帽子,但在众多欧洲面孔的志愿者中,我一眼就看到了她。因为规定志愿者在工作期间不能接受采访,所以等到她一天的工作结束,这个小姑娘才慢慢的和我讲起了参加世界杯志愿者工作的故事。
十七万人中脱颖而出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志愿者申请人数创新高,全世界有176870人提出了申请,最后能够通过选拔走向志愿者岗位的仅有17040人,其中64%为女性,36%为男性,7%为外国公民。能够成为这一万七千人中的一份子郑婕自己也非常惊讶。
“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身边也有很多人没有通过面试。首先语言能力非常重要,可能因为自己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母语是中文,同时会俄语也会英语。面试官让我用俄语和英语切换着进行交流,我表达得还挺流畅。其次,需要让面试官看到你对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热情。
面试通过后需要接受五次的培训。刚开始是统一培训,后期会分信息台、机场、交通、粉丝活动中心分区专业培训。”
连续工作六小时只有一瓶水 午饭经常是下午三点
不管是在球场、地铁、还是FAN FEST总能看到穿橙色衣服,小黄裤子脸上洋溢着满满的阳光的人,他们会和你击掌,会为你指路,也会主动问你需不需要帮助。这些人就是志愿者。
“我们每个人其实分工不同,我负责在入口处给你大家指路,告诉大家行李应该放在哪里不能带水,不能带食物。其次是信息台,信息台有电脑帮助球迷查询FAN ID、买票等问题。大家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地铁怎么走?怎样去运动场?”
别看这些志愿者总是笑脸盈盈,但是志愿者的工作并没有那么容易。
“志愿者的工作挺辛苦的,中间没有休息时间,一天只有两班白班和夜班。早上10点集合,交接的时间是在下午4点至5点。需要连续工作六个小时,在中午大太阳下连续晒几个小时给大家指路解决问题,大部分时间6个小时只有一瓶水。这么长的工作,吃饭只有20分钟,要轮班吃,必须要保证有两个在岗位上,大家轮换吃,轮到后面午饭吃到经常就是下午三四点。好在工作餐还挺不错,俄餐主食有粟米、有意面、有牛排、有抓饭。辅食有苹果、果汁面包片。”
60多岁的醉酒大汉强行要和我合照
世界杯是全世界各国球迷的狂欢盛会,作为志愿者每天必定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说到自己遇到的最奇葩的事,郑婕露出了无奈笑容。
“奇葩的事也有,有一次遇到一个60 多岁的欧洲大汉喝醉了酒,醉醺醺的硬要拉着我们和他们合影,那时候还挺害怕的,万一他突然倒在地上压到我,这个重量可能好几个人一起都拉不起来的。好在我们主管过来帮忙解决,让我们两个女生先离开躲一下。”
支持河南建业 帮助到中国人特别有成就感
虽是志愿者,但世界杯中足球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郑婕欣喜的和我介绍了她支持的球队。
“我家乡有河南建业,所以从小会和爸爸一起为我们的家乡队加油。世界杯参赛球队最喜欢的是德国,虽然上一场输给了墨西哥,但是我还是相信他们的。
这一次自己的身份不一样,看东西的角度也不一样了,当我自己第一次以游客的身份来的时候,遇到一个中国人就会很兴奋,老乡见老乡找到组织的感觉。现在我作为志愿者去服务大家时,每每看到中国人见到我,脸上露出的欣喜与亲切,释然的说终于找到一个会说中文的能帮助我的人了。当你去帮助他的时候,自己也会特别有成就感。”
父母不太支持自己做志愿者 为了工作推迟了回家的时间
为了迎接世界杯,莫斯科大学今年提早了学生的放假时间。为了志愿者工作,一年仅回一次家的郑婕推迟了回家时间。
“上次回国是一年前,我们留学生都会做回国倒计时,倒计时100天回国的时候会开始写回家要吃什么,标了100 多样想吃的东西,回家挨个吃。一个中国人在俄罗斯做志愿者,父母其实不太支持,他们觉得世界杯会各个国家形形色色的人,女孩子在外面做这些不太安全了。但自己非常想尝试,父母最终还是尊重了我自己的想法。
如果有一天中国能举办世界杯,我还要去做志愿者,那时候我的语言能力会更好,我能用我的语言技能以及我现在在俄罗斯世界杯积累的经验,去帮助更多的人。”(莫斯科特派记者 汤幸)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