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球

"90一代"惨败让中国丢现在,但少了这些人中国丢的是未来

亚青赛的出局,几乎宣告了中国足球90一代已丧失竞争力的事实。亚洲杯、奥运会以及更加遥远的世界杯,在短期内似乎已经看不到希望,新政也罢军训也好,对于中国足球而言,真正缺少的是这样一群人。

他们有着几乎相似的共同点,才华横溢且面容俊朗,时而双手交叉在胸前静静观望,皱起眉头时身边的人能轻易地感知到一种叫做不满的情绪在蔓延。无论胜利或是失败,最终的结果都会直观的呈现在他们的脸上。

那么,他们是谁?

抛开这一切,他们的过往似乎更被人们所熟知。进球如麻的禁区杀手,灵动飘逸的中场大师,坚若磐石的后场铁闸,他们无一不是战功赫赫的昔日英雄。

虽然如今的他们,依然活跃在绿茵场之上,可皮球却成为了无法触碰的存在,他们成为了球队真正的领导者——主教练。

是的,这并不特指任何一名球员,而是一种全新的潮流,从球员到主教练。

无论对于他们个人,亦或是世界足坛而言,这一点新兴的“火种”已经有了燎原之势

但这样的潮流也并非在新千年之后才正式被点燃,比尔·香克利、马特·巴斯比两人是利物浦与曼联这两家英伦豪门深厚历史中浓墨重彩的名字。

香克利将在乙级联赛苦苦挣扎的“屌丝球会”利物浦变成了欧洲冠军利物浦;

巴斯比更是带领曼联在遭遇“慕尼黑空难”后的十年登上欧洲之巅。

“足球无关生死,足球高于生死”这句话正是出自比尔·香克利之口,想想看,当这些在球员时代就有着独特魅力的人走上主帅的岗位时,成功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飞翔的荷兰人”克鲁伊夫,曾在阿贾克斯、巴萨留下了自己球员时代的辉煌印记,他在退役之后,带领巴塞罗那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更为重要的是,他留给红蓝巨人的足球哲学,让拉玛西亚走出了一位位世界级球星。

这类球员带给球队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传承,从而让球员找到一种归属感进而能够激发出所有的热情。

整个世界科学的进步,一定会促使整个星球上的一切发生改变,正如人们在踏足月球之前,那只不过是诗歌与梦中才会具象的东西。

足球,亦在进步。

学院派无可争议的成为了主流,为足球注入更加理性的生命。

阿里戈-萨基被认为是学院派教练的领头人,这个光头男人几乎改变了整个意大利足球的进程,进而将这份影响力扩张到了整个世界。

在以阵型、个人能力为主导年代,技战术几乎只是作为陪衬。

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萨基用一种全新的视角打开了足球比赛的新局面。2013年《法国足球》杂志评选出世界百大足球教练里,萨基当仁不让 的排在了第一。

萨基所执教AC米兰在九十年代末达到了一个顶峰,而他的弟子们日后也越来越多的投身教练生涯,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加力成为了紫百合的技术总监、塔索蒂一度成为米兰助理教练、巴雷西和科隆波都成了米兰青年队管理者,里杰卡尔德成就了巴萨三冠王复兴,多纳多尼掌管了意大利国家队,安切洛蒂欧冠之王,古力特辗转欧陆个大陆执教,范巴斯滕一度掌管荷兰国家队。

但同样的问题再一次出现,当这样的变革达到一定程度时,足球会再一次的产生变化,刻板的战术教条已经开始阻挡发展时,属于球员的时代便再度来临。

这其中伴随着的,无疑就是学院派教练的衰退。

自温格、弗格森等名帅开始学院派教练就已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贝尼特斯以及穆里尼奥等人的出现将这样的窘境向后推延了很长时间,但随着两位老人的退休,以及穆里尼奥自身在俱乐部的举步维艰,学院派教练的凋敝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萨里的那不勒斯与切尔西均踢出了漂亮的足球,但距离冠军却始终有着一步之遥;

霍村少帅纳格尔斯曼带在这家德甲小球会一举成名,但同样面临着后续的挑战。

学院派教练正面临着新世纪以来最大的冲击,而这些冲击正是来自于球员们。

前一段时间,昔日的海布里之王亨利正式宣布出任摩纳哥队的主帅,球员回归到自己曾经效力的球队,依靠其自身的影响力,能够尽快掌握更衣室的话语权,这正是俱乐部在选择明星球员作为主教练时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而在刚刚过去的世界杯上,1998年法国夺得世界杯的冠军队长德尚带领着新的高卢雄鸡再度将大力神杯带回了法兰西,在他的治下,人才济济却又内乱频频的法国难得的上下齐心。

同一时代背景下当然不止德尚一人成绩斐然,带领皇马豪取欧冠三连的齐达内同样留下一段佳话。

这位球员时代的顶尖中场大师,在接手皇马前没有人能预料到他会取得这样的成绩。贝尼特斯留下的烂摊子让那支皇马看起来无药可救,可这也正是齐达内能够一鸣惊人的前提。

仅迅速缓和更衣室关系这一点上,几乎没有人可以比他做得更好。

球员时代所带来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作为一名传奇球员,这样的影响力可以让任何现役的顶尖球星放下内心的疑惑与防备,从而能够高效的完成场上任务。

在足球的演变史中,阵型、球员、战术,这三者都有各自占据主导的时代。但在如今,它们之间的差距已经被无限缩小,无论是创新亦或是复古,所带来的收益已经很难产生质变,去推动整个足球运动的再一次跨越。

因而,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的球员退役之后选择步入教练岗位,因为在完备教练组中,通常会有体能教练以及相应的其他教练各司其职来辅佐,这与十年之前,甚至更早的时代一位主教练所要做的事情是相去甚远的。

作为一名主教练,有三种基本特质是必须具备的。

其一,是对足球的认知程度。

即通过自身参与对比赛的参与程度,构建起一种最为直观的浅层模型。将比赛的内容能够抽象的总结出来,进而形成一套粗浅却容易理解的理论。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不断的试验与调整,来达成某种目的。

其二,是足球经验。

无论学院派教练还是球员出身,足球经验的获取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否亲身参与到比赛当中,都需要不断获取比赛中所传达出的资讯,球员在这一点上会占据比较明显的优势,而这也正是如今更多的球员能够在退役之后成为赛场主导者的原因。

其三,是专业知识。

在教练培养机制的不断完善下,专业知识的获取已经是成为一名教练最为简便的内容了,越来越多的球员生涯末期便开始进修教练课程,为日后的执教做准备。

当然,这三点对于一名球员而言,很容易形成一种天然屏障,会极易全盘复制自己恩师曾经走过的道路,这种看不见的壁垒恰恰是一名优秀球员成为优秀教练的最大限制。

而这,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保守”与“消极”。不思变,则一定会被禁锢在原地。这一点,在中国球员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或者说,对于中国球员而言,转行成为教练通常不在他们的退役计划内。

本赛季的中超联赛中,山东鲁能的表现足以让人眼前一亮。不仅仅是这支昔日的中超霸主重新返回了联赛前列,更是因为主教练——李霄鹏。

作为鲁能昔日的功勋球员,李霄鹏接替马加特成为这支老牌豪门的主帅,而这也是自1998年的吴金贵与殷铁生以来,鲁能再度启用土帅。

在本土教练遭遇大牌外教冲击下的中超,冒险启用这样一个执教履历并不光鲜的教练,鲁能势必也要承担相对的成绩风险。但李霄鹏务实的战术打法,以及对于青训人才的重视,迅速将鲁能捏合成为一个战斗力颇为可观的球队。

目前稳居中超第三的成绩,也是近些年来鲁能的最好排名

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昔日国足中场李铁。

这位本土教头在经历了华夏幸福时代一段并不算成功执教后,接手了武汉卓尔,带领这支中甲球会时隔6年重返中超赛场。

但与李霄鹏、李铁同时代的球员转型教练的却少之又少,更多的球员在结束职业生涯之后,转投其他行业倒是屡见不鲜。

随着年维泗、徐根宝、戚务生、迟尚斌、朱广沪等人因年纪原因逐渐远离绿茵场,只有高洪波、陈金刚、吴金贵、王宝山等人还依然活跃在中国职业联赛的赛场之上。

其背后,正是本土教练稀缺的有力证明。的确,现如今的中超俱乐部每年的花销都是天文数字,世界级名帅的执教能力毫无疑问要比土帅来的更加让人放心,但长此以往,作为足球根基的青训势必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名帅背负的不仅仅是一个“金牌教练”的头衔,更是要承担成绩的压力,因此他们所需的必然是即战力,但是以目前的中国人才分布来看,中国最欠缺的恰恰是扎根青训的优秀教练人才。

放眼五大联赛,皇马的劳尔、古蒂,以及前巴萨教头瓜迪奥拉,还有AC米兰的加图索、因扎吉,在球员时代皆是球队的旗帜性人物,而他们也无一例外的在转型教练后从俱乐部的青训教练做起。

他们带个球员的绝不仅仅只是战术层面的成长,更是良好的精神面貌,与扎实的基本功。这些都是中国足球目前所欠缺的,也正是中国足球所亟待弥补的地方。

在球员转型教练的浪潮洗礼中,欧洲依然成功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有越来越多的球员参与到其中,除了亨利以外,还有维埃拉、杰拉德、兰帕德、西多夫等等数不胜数的名将走上了教练岗位。

而中国足球却走回了举国体制下的快速出成绩的模式,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人才固然是足球的根本,但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现如今中国足球真正缺少的,优秀的教练与优秀的球员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是足坛的铁律。企图跳出规律达到成绩,无异于杀鸡取卵,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更多优质推荐:

今天竞彩买量比

彩票数据分析

胜负过关开奖公告

英超 中超 英格兰 国足

相关推荐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