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罗策动迪巴拉打入全场唯一进球,尤文图斯时隔多年后再度在梦剧场奏凯。在依靠控球掌控局面的阶段,斑马军团凭借富有流动性的肋部进攻制造了很多机会,故地重游的C罗没有取得进球,但他通过全面参与的方式很好地牵制了红魔的防线,迪巴拉的军功章有他一半。穆里尼奥在比分落后时无人可换,红魔的反攻在对手变阵三中卫之后逐渐偃旗息鼓。
尤文客场小胜曼联
排兵布阵:穆帅刻舟求剑,囧叔变阵制敌
面对一周双赛的繁重任务,两支球队并没有在上周末的联赛中进行轮换。穆里尼奥希望结束在斯坦福桥的连败纪录,而尤文图斯方面已经通过前两轮小组赛奠定了出线基础,没有必要在对阵曼联的两回合比赛中倾尽全力。阿莱格里希望球队能够利用内战竞争对手开局不顺的有利局面,在欧冠淘汰赛开打之前尽快确立联赛的领先优势,为以基耶利尼、曼朱基奇和博努奇为首的老将赢得轮休机会。
尤文图斯此役受到伤病的影响比较大,曼朱基奇、埃姆雷-詹和赫迪拉无缘大名单,球队首发阵容的平均高度和冲击力受到了严重削弱,由C罗、迪巴拉和夸德拉多组成的锋线,需要通过地面进攻与高大的曼联后卫周旋。穆里尼奥保留了上周末做客斯坦福桥时的首发11人,他准备用对付切尔西的方式去封锁尤文图斯,即通过出色的防守限制对手进攻,待对手体能和专注度下降后再看准时机发动短促突击。
较之C罗对进攻体系的塑造,防守模块的变化才是尤文图斯战术风格转型的风向标。从上赛季后期至今,斑马军团的后场出现了包括三中卫体系彻底沦为备选方案,巴尔扎利和德西利奥坐上替补席,回归后的博努奇与坎塞洛负责右侧扇面等诸多变化,这些元素的集合标志着斑马军团已经彻底地从过去的那支防反&绞杀型球队,升级为了一支精于控球和进攻的球队。即便是出征梦剧场,阿莱格里的弟子们也会努力地将皮球控制在脚下,通过主动进攻来达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目标。
结合上周末曼联在红蓝大战中表现出的低位防守能力,以及尤文图斯在对阵热那亚时虎头蛇尾的表现可知,影响比赛走势的关键点就是尤文图斯在阵地战中的进攻效率。比赛的节奏不会太快,回合数也不会太多,意甲巨人需要在控场阶段建立起领先优势,积蓄力量和人手来应付曼联倾巢出动后发起的反攻。
战术打法:尤文燃烧肋部,曼联应变迟缓
开场之后,曼联没有采取高位逼抢,球队的阵型重心逐渐向后收缩呈5-3-2站位:马塔的任务是干扰皮亚尼奇的后场组织,马夏尔在退守时站在左后卫位置,另一侧的边前卫拉什福德承担着反击推进任务。同做客斯坦福桥时的防守部署相比,穆里尼奥调整了马蒂奇和博格巴的站位,前者靠左侧站位负责保护卢克-肖和马夏尔,后者在右侧的任务是阻截C罗的内切,并在反击中为拉什福德提供近距离支援。
结合上周末对阵切尔西的比赛可知,曼联此役的低位防守效果并不好,蓝军在主场控场阶段很少能够将战火烧向禁区,尤文图斯在老特拉福德却总能从边肋部撕开红魔的防线。造成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曼联的5-3-2体系存在着边路人数不足的问题,尤文图斯的两翼攻势分布比切尔西更加均衡。坎塞洛&夸德拉多和阿莱士-桑德罗&C罗都能作为主攻手冲击对手,皮亚尼奇和博努奇在中路调度有方,曼联只能被动地跟随皮球进行横向移动,而无法像防守切尔西那样集中堆积兵力封锁一侧边路即可。
二是尤文图斯的锋线流动性很强,进攻套路多变,球权的分配也比较平均,曼联很难像防守蓝军时那样进行重点盯人(阿扎尔),斯莫林等人也很少能通过强硬的上抢防守(莫拉塔)来断球发动反击,包括C罗、迪巴拉和夸德拉多在内的尤文前锋总能找到正面持球发动进攻的空间,曼联高大球员脚下移动速率偏慢的弱点暴露了出来。不断换位中的尤文三叉戟走位比较飘忽,曼联的防守是以区域联防结合人盯人的防守战术,这很容易在换防过程中出现慢半拍的情况。
在博努奇与C罗连线失败之后,尤文图斯的主攻方向转移到了右路,由坎塞洛、本坦库尔、夸德拉多和迪巴拉组成的纵向传输轴多次击穿曼联的左闸防区。作为负责解锁和最后一传的关键球员,迪巴拉的持球进攻效果并不好,他的主要问题是左右脚技术不均衡,在右肋部持球后只能选择快速向边路分球或内切射门,马蒂奇在防守中的选择是封死迪巴拉内切的通道,此举让阿根廷人威力大减。令人称道的是,尤文图斯很快就做出了调整,C罗第一次取代迪巴拉接管右路就制造了杀机,作为边翼卫的马夏尔在退防中没有留意身后的情况下,葡萄牙人的传中帮助迪巴拉打进了近三场欧冠的第5粒进球。
一般情况下,破解密集防守所需要的手段包括单点突破、连续传切、远射以及边路传中,经过近几个赛季的持续建设之后,尤文图斯已经具备了实施多种手段完成阵地攻坚的能力。坎塞洛的出现让球队原本单调的右路进攻展现出了丰富的层次和变化,博努奇回归后与皮亚尼奇组成后场双核可以交替发牌化解压迫,这是尤文图斯能够持续控制球权,充分利用场地空间不断冲击肋部,并最终取得进球的基础。
007.C罗奇袭马夏尔身后,夸德拉多和迪巴拉双鬼拍门取得进球
较之同样注重控球和边肋部进攻的切尔西相比,尤文图斯对横向空间的利用更加充分,三名前锋阅读比赛能力更强且进攻方式更加多变,穆里尼奥用同样的防守模式去对付两支进攻特点截然不同的队伍,这种做法有刻舟求剑之嫌。
取胜之匙:主攻防御与被动应对,尤文变阵保下限
在取得领先之后,尤文图斯继续围绕肋部展开进攻,曼联依靠德赫亚的多次神扑才没有被对手拉开差距。进入中盘阶段之后,尤文图斯逐渐减缓了进攻的速率,开始寻求稳健控制状态下突然发力的机会。以2016/17赛季杀入欧冠决赛为标志,尤文图斯的战术重心正式从中路转向了边路,球队在近两个夏窗通过引援着重加强的就是侧翼的攻防力量。三中卫体系战术权重的不断下滑,巴尔扎利和德西利奥降格为替补,尤文图斯已经愈发依赖于通过进攻和控球来压制对手,达到了保护防线的目的。
在费莱尼和林加德受伤的情况下,曼联的板凳席上没有能够替补出场改变战局的进攻球员,穆里尼奥只能依靠首发11人来组织反攻。在安排首发球员站位的时候,穆里尼奥拆开了卢克-肖、马夏尔和博格巴的强侧进攻组合,此举不但没有提升右翼的反击威力(博格巴&拉什福德),反而削弱了左路进攻的锐度。尤文图斯防守体系的短板在于右侧扇面,坎塞洛和博努奇的个人防守能力都有问题,夸德拉多在进攻推进中的角色很关键,他的回防和补位很难保证延续性,曼联没有集中力量打击对手的右侧防区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在总攻阶段,穆里尼奥放弃了细化边路进攻的尝试,曼联的主攻方向转移到了右路,迂回到中路的马夏尔成为了一名接应者,曼联在缺少费莱尼的情况下依然努力地向禁区发起冲击。为了应付不断增加的压力,阿莱格里换上了巴尔扎利变阵三中卫加强禁区正面的防守,贝尔纳代斯基和道格拉斯-科斯塔的出场提升了边路的活力,尤文图斯在最后阶段重新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
球员聚焦:多变的C罗助力尤文
在赛前备战阶段,C罗在Instagram上展示了一组在健身房训练的照片,其身体状态完全不像一位已经年满33岁的老将。当然,作为一名体格强悍的魔鬼肌肉人,已经转型为射手的C罗并不是站桩中锋的合适人选,他不具备传统中锋的背身支点能力,长时间与后卫的贴身肉搏会透支他的体能,进而影响其在射门时技术稳定性,这是阿莱格里选择将其安置在左边锋位置,而让迪巴拉作为伪九号的原因。C罗总能在短时间内发现对手在防守中的漏洞,找到中后卫的弱点予以针对性打击,第16分钟助攻迪巴拉的进球足以说明一切,金球先生出众的球商就是尤文图斯的一笔隐形财富。
C罗在两侧边锋位置持球发动正面进攻时的效率很高,能够在由守转攻阶段作为中轴快速转移球,能够扛住后卫完成分球来带动全场提速,这对球队提升反击效率、寻找空间完成推进和渗透是非常有帮助的。C罗擅长的得分方式是快速插上抢点,凭借强大弹跳力接应边路传中,他需要一位搭档为其压制防线、吸引防守。在曼朱基奇不能出场的情况下,C罗因缺少空间而没有得到多少禁区内抢点的机会,他在运动战中更多地担当反击推进时的支点和传送轴,为自己制造出跑动进攻和运动歼敌的机会。
C罗最具威胁的一次个人进攻来自于其自导自演
总结
从去季两回合对阵热刺时的“只踢了15分钟好球”,到做客梦剧场喧宾夺主,英超对手见证了尤文图斯的进步与成熟。本赛季,斑马军团一线队大名单中有11名超过30岁的老将,媒体一度担心他们在整体跑动和压迫能力方面的劣势,会成为其在欧冠中与强敌(尤其是英超球队)交锋时的掣肘。然而,阿莱格里通过重组进攻模块、提携年轻球员以及节约使用老将的方式,保证了球队在强强对话中的体能储备,C罗和坎塞洛这对葡萄牙组合对两翼进攻的提升效果很明显,本坦库尔和贝尔纳代斯基的成熟保证了球队在轮换期间的战斗力。
一位是在意甲达到职业生涯巅峰的教坛大佬,一位是正处于职业生涯上升期的战术大师,他们的球队在梦剧场完成了一次高端对话,曼联与尤文图斯的对决场面欠奉但战术含金量很高。作为当世顶尖的战术大师,阿莱格里的优势就是知人善任和看人下菜,尤文图斯在其任内形成了兼容并蓄的风格,出众的战术驾驭能力正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作为硬币的另一面,穆里尼奥的执教特点则是强行向体系内加塞球员,他很少会为了迁就球员的技术特点而在战略或战术层面做出妥协,不过,这种趋势在本赛季出现了改变,狂人在压力面前开始放下名帅的架子,从不断变阵寻找解锁博格巴的办法,到危机时刻给予马夏尔信任,穆里尼奥心中的坚冰正在逐渐融化。
(猫眼看球)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