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足兵败12强赛,按照过去的惯例,主教练肯定是第一时间出来“背锅”的人选。然而奇怪的是,尽管外界呼吁现任国足主帅李铁“下课”的声音很高,但截至目前,中国足协仍然稳坐高台,没有任何有关“换帅”的风声露出,也没有任何“内部人士”对李铁的帅位和执教成绩给一个说法。
“任尔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实际上,足协的“没有表态”就是最大的表态,因为他们目前确实没有换掉李铁的打算。换句话说,至少在12强赛第一阶段的比赛结束前,李铁仍然会是国足的主教练;这一事实,不管有多少看李铁“不顺眼”的人在奔走呼号,都是无法改变的。
某种程度上,李铁无疑是国足历史上最命硬的主教练。其他教练如果带队打出3负1胜、出线基本无望的成绩,马上就会被足协当成“替罪羊”给做掉;只有李铁,不仅签下了史无前例的五年长约,还能在战绩一团糟的情况下仍待在工作岗位上,羡煞旁人。
为何李铁能获得足协近似于“无条件”的信任?这背后主要有三个原因。这三个原因就像三道“免罪金牌”,足以确保李铁帅位无忧。
首先,足协现阶段没有能力聘请高水平外教。下个月11号国足就要面对和阿曼的生死战,现在哪怕新外教立刻落地,也要等20多天的观察期结束后才能正式带队,这还不算双方签约谈判、办理入境审批要耗费的时间。而且以足协目前的财力,在没有企业协助的情况下,想签约高水平外教根本是纸上谈兵,动辄上千万的年薪,对足协而言已难以承担。相比之下,年薪仅300万的李铁,怎么都能凑合用,还是先在帅位上待着吧。
其次,留用李铁,符合足协的“方针正确”。培养本土教练员、让本土球员和教练员的水平同步成长,这是陈戌源执掌足协后就定下的战略,李铁能够接替里皮成为国足主帅,背景也在于此。因此,李铁才有底气喊出“中国队就是要中国教练才能带好”。而从足协的角度出发,既然符合“方针正确”,而且李铁也实现了带队晋级12强赛的目标,为什么还要拿下他呢?
要知道,打进2022年世界杯,并非是国足的硬性目标,别忘了陈戌源曾说,只要国足打进12强赛,对于他个人来说就已经完成了任务——何必拿掉那个已经帮自己完成了任务的人呢?
最后,国足压根找不到合适的国足新帅人选。如前所述,国足现阶段没有能力聘请高水平外教,那本土教练呢?同样没有。中国足球最近几年的发展,培养出的能拿得出手的本土教练,其实也就李铁和李霄鹏。以李霄鹏为例,当初他和李铁都是国足新帅的候选人,在履历上,李铁完全不是拿过中超最佳教练的李霄鹏的对手,但李霄鹏本人没有执教国足的意愿,因此足协唯有挑选李铁。
除了这两位,剩下的本土教练,要么足协瞧不上,要么履历太差难以服众,要么缺少大赛经验;甚至还有一些本就因为某些事件,和足协有罅隙。因此挑来挑去,还就李铁最适合国足,因此,不管战绩如何,也能硬着头皮干下去。
正是有这三道“免罪金牌”,李铁才能在一片“口水”中,继续担任国足的主帅。当然,“免罪金牌”这玩意其实并不完全保险,比如说,下个月和阿曼、澳大利亚的比赛国足仍无改观;又比如,年底时某些层面的限制上突然开始松动。到那时,情况或许会有新的变化,但至少现在,那些希望看到国足新帅人选的人,应该是要失望了。
更多优质推荐: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