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球讯 阿森纳足球俱乐部正积极推进酋长球场大规模扩建计划,拟将容量从目前的60700人提升至7万人以上。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将使枪手主场重新夺回“伦敦最大球场”称号,超越西汉姆联的伦敦碗和热刺球场。据《每日电讯报》披露,俱乐部已成立专门工作组研究方案,考虑通过调整看台坡度和座位布局来增加容量。由于工程复杂且耗资巨大,阿森纳在改造期间可能需暂时迁至温布利球场进行主场比赛。
酋长球场
扩建动因:比赛日收入再成兵工厂财务关键
酋长球场2006年启用时曾被寄予厚望,俱乐部期待它能成为球队跻身欧洲顶尖俱乐部的财务基石。首个完整赛季比赛日收入即从海布里时期的4400万英镑跃升至9100万英镑,实现翻倍增长。然而,足球产业的快速变革出乎意料。仅七年时间,转播收入便超越比赛日收入成为俱乐部主要财源。到2023-24赛季,酋长球场的比赛日收入虽增至1.32亿英镑,但仅占俱乐部总收入的20%左右。如今,在英超利润与可持续性规则(PSR)限制下,基础设施投入不计入PSR考核,使得比赛日收入重新变得至关重要。阿森纳主帅阿尔特塔常用“这颗柠檬还能挤出更多汁水”来形容潜力挖掘,此话同样适用于球场价值提升。与竞争对手相比,阿森纳在过去五年英超上座率排名已滑落至第五位,年均门票收入1.21亿欧元,比热刺少700万欧元,比曼联更是落后2200万欧元。
工程蓝图:内部改造为主,外观基本不变
根据详细规划,酋长球场扩建将主要聚焦于内部结构改造,外部标志性的碗状外观将基本保持原貌。核心改造包括调整看台坡度和座位布局。与热刺球场等新建场馆的陡峭看台相比,酋长球场相对平缓的看台设计被一些球迷认为缺乏“压迫感”。建筑师评估认为,通过提升看台陡峭度,可在不扩大占地面积的情况下增加容量。俱乐部还研究了皇马对伯纳乌球场的升级案例,包括可伸缩穹顶、360度LED大屏等现代化设施。阿森纳同样计划打造一座多功能、数字化的体育场,以提升观赛体验和商业价值。由于球场位于住宅区且被地铁、铁路和车站包围,向外扩展空间极为有限。专家估算,仅通过增加一排座位就能提升约1000个座位的容量,而优化现有座位布局也能创造更多空间。
临时主场:温布利球场或成枪手临时驻地
与2006年迁至酋长球场时不同,此次扩建期间阿森纳需要寻找临时主场。温布利球场是最可能的选择,这一方案与热刺此前在新建球场时租用温布利近两年类似。热刺当时为租用温布利支付了1500万英镑租金,阿森纳的临时搬迁成本预计与此相当。俱乐部已放弃申办2028年欧洲杯比赛,暗示届时扩建工程可能已在进行中。搬迁至温布利虽会带来临时性不便,但从长远看,容量提升至7万人以上后,酋长球场每年可增加数千万英镑收入,足以弥补临时搬迁的成本。
财务考量:5亿英镑投资的长期回报
初步估算显示,扩建项目耗资可能高达5亿英镑,远超当年建造球场时的3.9亿英镑成本。但这笔投资从长远看物有所值。皇马伯纳乌球场翻新后比赛日收入翻倍,最近一会计年度达2.41亿欧元(约2.1亿英镑),为阿森纳提供了成功范本。枪手希望复制这一成功,将比赛日收入从目前的1.5亿英镑提升至1.96亿英镑以上。令人鼓舞的是,阿森纳目前拥有超过10万人的季票候补名单,表明市场需求旺盛。容量扩大后将能部分满足这一需求,同时增加高利润的企业座位和贵宾区域。俱乐部所有者克伦克家族拥有丰富的体育场建设经验,曾主导建设洛杉矶公羊队价值55亿美元、容量10万人的SoFi体育场,这一背景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挑战与机遇:20周年节点的战略抉择
明年8月,阿森纳将迎来告别海布里、入驻酋长球场20周年纪念。这一时间节点使扩建计划更具象征意义。项目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规划许可可能长达5年,以及需要平衡球场投资与球队阵容建设的关系。但俱乐部似乎已下定决心推进这一计划。正如《每日电讯报》所言,上一次阿森纳投资新球场时,遭遇了足球行业变革浪潮的冲击;而这一次,他们希望借势而上,将酋长球场打造为维持俱乐部未来数十年竞争力的引擎。
对阿森纳而言,扩建酋长球场不仅关乎增加座位数量,更是保持顶级俱乐部竞争力的战略举措。皇马改造伯纳乌后收入翻倍的案例足以证明,现代化球场带来的不仅是更宏大的场面,更是实实在在的财务优势。枪手明年纪念搬迁20周年时,俱乐部或许将正式开启酋长球场的新篇章。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