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雪季已来,在西部一个叫厄斯特松德的小城,5 万多居民每年最大的乐趣就是在雪地上撒野,比如越野滑雪和射击。
而今年,他们把注意力分给了足球。在欧洲赛场,他们自己的足球队,厄斯特松德队正在征战欧联杯。(周五凌晨 2 点,欧联杯小组赛,厄斯特松德对阵卢甘斯克)
但日历翻回六年前,这还是一支受尽当地人嘲笑的「垃圾」球队。当时,只有500人愿意到球场看他们踢球……
在周星驰的电影「少林足球」里,一群有梦想的咸鱼,因为足球集结在一起,这群人们眼中奇形怪状的球员,最终在众人的嘲笑声中翻身,赢下自己的足球梦。
如今,在遥远的北欧,这支叫厄斯特松德的球队,讲述了一个同样梦幻的故事。
和电影一样,这支球队也是集结了一条又一条咸鱼,然后,他们用六年时间,从第四级联赛升到瑞超,拿下瑞典杯冠军,再征战欧洲赛场。
在冰天雪地里,他们解封了梦想。
2010 年,对球队厄斯特松德来说,是艰难的一年。
从 1996 年成立以来,这支球队的成绩一直很稳定,长期稳定在瑞典第三级联赛。直到 2010 年,稳定终于被打破,他们降级到第 4 级联赛。
球队老板欣德贝里有了解散球队的打算,他找来球员们促膝长谈。
没想到这次长谈,欣德贝里非但没有解散球队,反而决定重新出发,确立了俱乐部的核心价值观,并以跻身顶级俱乐部行列为行动指南,坚持征战欧洲赛场的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但是,欣德贝里心里明白,这一通鸡血打下去,并不能让球队承受持续的嘲笑。
因为在这座仅 5 万人的小城里,越野滑雪和射击才是最值得关注的运动,而足球,可有可无。
所以,小城的足球学校,在人们眼里不过是荒废空地。路过那里,妈妈们会趁机教育孩子: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当少先队员,否则将来是要踢球的。
在那时,厄斯特松德的比赛场均只有 500 多人观战,说不定里面还有跑错片场的观众。
对于已经降级到瑞丙的厄斯特松德球队来说,最痛苦的不是你没能为球迷带来一场胜利,而是即便你输了,也没有人为此感到悲伤。
所以,在 2010 年,当听到厄斯特松德球队制定了征战欧洲赛场的计划,人们会下意识地哄笑。
甚至,在那一年,如果有垃圾车开过,人们大概会开这样的玩笑:嘿,哥们,你们的球队大巴来了。
而故事的走向,在波特同意出任厄斯特松德的主帅之后,就变得不同了。
如果不是厄斯特松德急于找到一名适合的主帅,带领球队走出谷底,波特大概会在他任教的赫尔大学里,度过平凡又郁郁不得志的一生。
和厄斯特松德球队的命运相似,波特 13 年的职业生涯也长期稳定在英格兰低级别联赛当中。
曾效力于伯明翰、斯托克城、南安普顿和西布朗等队,英超登场 8 次,为 U-21 英格兰代表队出战 1 次,大概是他职业球员生涯的全部亮点。
2005 年,波特从英乙联赛退役,梦想成为职业教练,但英格兰这片土地并没有打算给他机会。
郁闷的波特干脆考了个教师资格证,在赫尔大学任教,一晃五年。
2010 年,厄斯特松德球队的老板欣德贝里找到了他。
当时,波特心里是复杂的。他没想过自己圆梦的方式,会是执教一支瑞典第四级别联赛的球队。
不过,眼下也别无选择,只能豪赌一把了。
当他第一次走在厄斯特松德街头,当地球迷简直恨不得要众筹机票帮助他回家,他们觉得波特背井离乡执教这样一支球队,如果不是被人绑架,那就一定是疯了。
非议,并不是波特面对的最大难题,无米可炊才是。
他清楚知道,在寒冷的西部小城,这样一支球队,无底蕴无传统无文化,通过免费看雪景吸纳球员加入的方法是显然走不通的。
于是,波特把注意力转移到引进外援上。
当然,签约顶级球员也是不可能的。波特找到了当年在约克城踢球时认识的霍普库特。
霍普库特 18 岁被约克城解约,在英国低级别球队茫茫度日,接受过几支球队的试训,但身体条件达不到参加一线队比赛的要求。
2011 年,19 岁的霍普库特还混迹在英格兰第九级联赛的一支球队。他以为,英乙级别的约克城,大概是自己足球生涯的巅峰了。那时的他,不禁感叹人生就是这样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
直到波特出现,把他带到了厄斯特松德。
波特说,看中霍普库特是因为他有天赋,但霍普库特心里清楚,对于厄斯特松德这样的球队,便宜很重要。
霍普库特当然知道这是一支球迷不到 1000 人的球队,但对于本就一无所有的他,这终归是一次拼搏的机会。
今天,如果霍普库特再回想起这次选择,一定会高喊:博对了。
霍普库特加盟的第二年(2012 年),厄斯特松德以联赛冠军的身份升级,迈进瑞典次级联赛。
2015 年,霍普库特把一份 24 场 15 个进球的成绩单交到波特手上。最终,厄斯特松德以 1 分之差夺得瑞甲亚军,这支「垃圾」球队,历史性首次取得瑞典顶级联赛瑞超的资格。
到了这时,小城居民才如梦初醒,他们当年嘲笑过的那支球队,那个梦想,那些疯子,是玩真的啊。
他们对足球的印象开始改观,开始鼓励球队:加油,就算是垃圾,也要有梦想,否则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小城居民口中的「垃圾」,这支球队还有很多。
比如波特在 2016 年找来的一名无名小将,出自米德尔斯堡青训学院的爱德华兹。
爱德华兹 19 岁离开米堡,参加过几次球队试训,都没成功,跟父亲去了建筑工地上干活。后来瑞丙一支球队找到他,问他想不想踢球。爱德华兹拍拍身上的土,去那里待了一年,直到波特找到了他。
波特就是这样,一枚一枚捡来人们眼中的「垃圾」,他眼里的遗珠。
这些四拼八凑的球员,却团结得让人可怕。
2016 赛季,波特带领球队以第八名的成绩,成功立足瑞超。
另一边,这支不知从哪捡来奇葩球员的小球队,在 2016~2017 赛季的瑞典杯比赛,把强队们完全打懵,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决赛。今年 4 月的决赛,这支「咸鱼队」竟以 4 比 1 大胜劲旅北雪平,夺得全瑞典冠军。
捧起瑞典杯后,他们没有给聚光灯反应的时间,马不停蹄又赶来欧联杯资格赛球场。
在进军欧联杯小组赛的路上,他们最终踩着加拉塔萨雷、埃斯福拉、塞萨洛尼基 这 3 支球队的尸体,坐上了通往欧洲赛场的神奇大巴。
从「垃圾」球队,到欧洲赛场,波特和他的球队,只用了 6 年时间。
在击败土耳其豪门加拉塔萨雷那一夜,凶悍好斗的加拉塔萨雷球迷用漫天嘘声和骂声施压,但渐渐,掌声响起。
加拉塔萨雷成立于 1905 年,这是他们的球迷历史上第一次为客队鼓掌。
球场上,赢得了尊敬的球员们把 42 岁的波特抛向夜空。
但如果可以,他们更愿意跳一曲芭蕾舞来庆祝。
这大概是第一支能跳芭蕾舞的球队。
在球队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过程里,波特也不忘开展队风建设。
一手抓技术,一手抓文明,波特搞了一个「文化学院」,球员们可以阅读画画唱歌跳舞,一幅手牵手共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和谐景象。
波特甚至带着球员们,在 1500 名观众前表演了芭蕾舞《天鹅湖》。他觉得这是增加团队凝聚力最好的方式。
没人看得懂这群人在做什么,但也不需要懂,正如没人看懂他们踢球的套路一样。
为了把球迷们拽回到球场观众席,波特还带着球员们走基层访群众,开办艺术展。
为了帮助同样有足球梦的「咸鱼」,球员们每月都会捐出部分薪水,资助来自达尔富尔的大约 100 名学生和教练,达尔富尔俱乐部是一支由参加「难民世界杯」的球员组成的球队。
6 年努力,厄斯特松德的比赛现场,已经从原来的 500 多观众,变成了 6000 多球迷,与他们同喜,与他们同悲。
如今走在小城街上,你会看到人们戴着球队的帽子,围着球队的围巾。
当初那个荒废的足球学校,如今已有孩子成群在玩耍,妈妈们会说:好好踢球,将来要加入厄斯特松德球队。
一个不可能爱上足球的小城,正在爱上足球,如同那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正在实现。
厄斯特松德球队的征途还在继续,他们把在小城演绎的奇迹,搬到了欧洲赛场。
目前,厄斯特松德在欧联杯上,力压毕尔巴鄂竞技、卢甘斯克黎明、柏林赫塔,暂时排名小组第一。
今天欧联杯新一轮小组赛,如果厄斯特松德能赢下比赛,将会创造另一奇迹——历史性晋身欧联杯 16 强。
强队们也许会心有不忿,但渐渐,掌声终会响起。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