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球

带枪的小混混也能踢球?那是你不了解俄罗斯街头足球文化

唯彩看点:俄罗斯这片土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街头足球文化,有快乐,也有救赎……

东道主俄罗斯在本届世界杯的头两轮小组赛中,表现抢眼取得两连胜已经提前出线,让很多俄罗斯队的支持者兴奋不已,期待他们继续有喜人的表现。因为放眼历史,俄罗斯队在国际赛事中还从来没有取得过太亮眼的成绩。

但这并不妨碍俄罗斯人痴迷于这项运动,许多男孩子,甚至还有一些女孩从小就开始踢足球,所谓的足球场就是院子里隔出的一小块空地。在俄罗斯,这样的场地被称为“纸箱”球场,因为其四面都堆放着高约1.2米的小纸箱、木板或塑料板,有时会是金属栅栏。这类就地取材搭建的球场几乎在俄罗斯各个城市的小区院子里都能看到。“我记得我们放学后的空闲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有时还会逃课来这里踢球。”俄罗斯球迷安德烈走进住宅楼后院的足球场时回忆到。

曾经入选我们中国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的《小守门员》一文,生动描绘了在苏联(俄罗斯)广泛开展的足球运动。“小足球赛,这块空地真是赛足球的好地方。放学以后,孩子们又来到这儿。他们分成两拨儿,把书包和帽子堆起来做球门,就拉开阵势赛起来。小弟弟小妹妹被吸引来了,路过的大个子叔叔也坐到场边,欣赏他们这场球赛。”图为文中描写和描绘的一场条件其简陋,但却引人入胜的街头足球赛。

书包做球门、纸箱围球场,痴迷足球从娃娃开始

作为莫斯科斯巴达克俱乐部的终身球迷,32岁的安德烈每周都会通过当地电视台观看球队的每一场比赛,也会和朋友一起踢足球。至今,安德烈还在热切回忆起小时候与朋友们踢一只廉价劣质足球的经历。他说:“球很沉,缝得很糟糕,是用廉价的胶水粘在一起的。”安德烈感慨道,由于买不起统一的球服,为了在比赛中分辨“敌我”,要么去租球衣,要么穿相同颜色的衣服应付了事。

“下雨后踢球更有意思。哪儿都是脏的,地面、球、墙壁,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我们会在纸箱球场玩到深夜,妈妈通常都不高兴。当我们浑身脏兮兮地回到家时,那就有的瞧了!”安德烈回忆说。安德烈和他的同学们从上学起就一直在踢足球。如今,即使他们都已经是职业白领了,他们仍然会每周聚会一次踢球,如果天气不好,就回去玩FIFA足球电子游戏。

踢球的人太多,纸箱球场已“人满为患”

“在谢尔盖·索比亚宁任莫斯科市长时,所有纸箱球场都被翻新了,还铺上了人造草坪或砾石,周围竖起高高的围栏,还架设了灯光,有些球场的面积还扩大了。”安德烈一边做着赛前准备运动一边说,“当我从窗外望向院子里时,总有人在踢球。看起来,现在有更多的孩子和大人们在踢球了。”

34岁的安东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管,他会租商业大厅与朋友们一起踢球。他认为这是比健身房更好的健身方式。“我们10年来一直租用带更衣室的大厅或封闭场地,而且通常没有问题,总能租到。但是,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必须提前预订场地,因为现在踢球的人实在太多了。”

年轻球员在意公众关注,街头足球并非一帆风顺

然而,莫斯科街头足球联盟主席德米特里·叶夫列莫夫并不赞同俄罗斯足球热正在兴起的这种看法。他说,2011年大约还能有100家足球俱乐部参加联赛,但近年来参赛的球队数量在日益减少。到了2017年,就只剩下30支队伍参赛了。

导致参赛球队数量减少的原因有很多。据德米特里说,过去,孩子们放学后没有太多的选择,只能去踢球,但是现在有许多其他形式的娱乐活动,例如网络和电脑游戏。青少年有更多的自我发展机会以及兴趣爱好。如果男孩子没能从小开始踢足球,那么在20多岁的时候就不可能踢球了。他说:“2008至2012年是莫斯科足球的繁荣时期,当时橡胶和人造草坪开始出现。然而,在苏联时期,足球无疑比现在更受欢迎,我想,俄罗斯不会再出现像苏联那样重视足球的情景了。”

孩子们的承受能力变差也是一个原因。德米特里说:“我们小时候的策略是,‘最胖的小子去当守门员’,也就是说踢得臭的人负责防守。今天,如果哪个男孩子踢得不好,他会遭到挑剔和嘲笑。在受到这样的对待后,他很可能就不再踢足球了。”

此外,德米特里指出,17至23岁(联盟球员的平均年龄)的男孩子更倾向于考虑漂亮和时尚的队服、昂贵的鞋子,还有他们踢球时的照片和视频。有时候,他们甚至都不踢球,只是在场地旁热身,然后在社交媒体上发自拍。对这些年轻的足球运动员来说,公众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而当纸箱球场上只有10至15名观众时,他们几乎没有动力去进球以及球迷一起庆祝。

一场街头儿童世界杯改变了他们

看过俄罗斯电影《花滑女王》的人都会为女主角娜迪亚的励志故事所动容:从小家境贫寒、失去双亲,资质平平,却在教练的鼓励下不断战胜伤病、战胜自己,从一个花滑“菜鸟”蜕变成国民之星。类似的故事也在现实中的俄罗斯上演,只不过这一次的主角不是一个人,而是230个“娜迪亚”。指的就是今年5月10号至18号,来自全球21个国家的230个14至17岁的年轻人在莫斯科参加了一场令人感动的“街头儿童世界杯”。

和娜迪亚一样,这些少年都是孤儿,他们有的双亲已故,有的因为家境贫寒惨遭父母遗弃。从2010年南非世界杯开始,“街头儿童世界杯”在一个名叫“街头儿童团结起来”的非政府组织的促成下应运而生,目前有超过55000名孤儿成为该组织帮助的对象,很多孩子的人生轨迹也因此改变。

“我难以描述我的心情,但此刻我觉得我代表了祖国。”来自斯摩棱斯克的15岁俄罗斯男孩瓦列里·伯姆宾对着《莫斯科时报》记者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伯姆宾说:“很小的时候我就失去了父母,看着同龄的小朋友都有父母的爱护,我觉得自己是个‘另类’,我不知道自己对于这个世界有什么意义。后来我接触了足球,今年我幸运地被选中参加‘街头儿童世界杯’,我特别想赢,因为当我看到身边飘扬着俄罗斯国旗的时候,我知道自己不再是弃儿。”

“总有一天我会出人头地”——这是“街头儿童世界杯”赋予这些年轻人的意义。“这些孩子着实让人心疼,他们不仅缺少父母的关爱,由于社会的偏见,他们还要承受别人异样的眼光,暴力与羞辱更好似家常便饭。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要告诉他们,你们没什么不一样。”俄罗斯国家队主教练切尔切索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从一把枪到一个足球的转变

二战之后,为了庆祝胜利,当时的苏联政府大赦了大量罪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无家可归的青少年。从那时候起,年轻人就成为了俄罗斯街头混混的主力军。“今天很多‘街头儿童世界杯’的队员,以前就是街头混混中的成员。”是足球场见证了他们身份的转变。

“以前我混街头的时候手里转的是一把枪,我和兄弟们一起挑事儿、打架斗殴,后来他们有些人死了,有些人进监狱了,那个时候根本没想着未来。现在我手里转的是足球,它改变了我的人生,我也很珍惜现在的生活。”16岁的谢尔盖·安东诺夫这样讲述自己生活的变化。

“在街头,他们承受暴力,也制造暴力,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不再以暴制暴”。“街头儿童世界杯”的官网上这样描述他们组织这场比赛的初心。俄罗斯阿尔巴特街头有一面巨大的涂鸦墙,整整一面墙上画着韩裔摇滚教父维克多·崔的画像,他是两代俄罗斯年轻人的精神偶像,也是莫斯科街头文化的一个缩影。

“绘画、音乐这些艺术样式可以消弭语言障碍,还能陶冶品性,在‘街头儿童世界杯’期间,我们通过介绍像崔一样的街头文化明星给孩子们认识,希望他们能够形成正面的价值观。”组织者约翰·沃诺说。

回顾“双头鹰”俄罗斯的足球史

“双头鹰”俄罗斯的足球史正式开始于19世纪末,足球爱好者团队与英国社会足球队在圣彼得堡进行了俄罗斯第一场足球赛。到了20世纪初,在俄罗斯,各大城市相继成立起了足球监管机构。

1910年俄罗斯足球运动员首次登上国际舞台,与布拉格的哥林多前书俱乐部进行了比赛。1912年是俄罗斯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一页,俄罗斯在这一年成立了统一全国足球联盟的全俄足球联盟。

从1936年开始,足球俱乐部也逐渐发展起来。也是在30年代,在莫斯科提出建立足球监管机构的建议。1960年莫斯科的球队开始参加欧洲杯的比赛。在此期间涌现出一批具有强竞争力的俱乐部,例如“斯巴达克”“鱼雷”“中央陆军”“火车头”“军队体育俱乐部”“苏维埃之翼”“迪纳摩”等等。

1992年成立了俄罗斯足球联盟,此后正式成立俄罗斯国家队。如今,足球已经成为俄罗斯最受大众欢迎的运动,据俄罗斯体育报统计,约150万人加入足球俱乐部,或在体育学校学习。可以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启了足球发展的新篇章。(刘昆)

更多优质推荐:

竞彩足球买量分布

四场进球开奖结果查询

国内足球资讯

以上是唯彩看球的最新资讯,更多内容请关注唯彩头条栏目。我们还给球迷朋友们带了来足球单场足球赔率竞彩足球开奖助手等实用小工具。
世界杯 俄罗斯

相关推荐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