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球讯 当曼联今年夏天以7650万欧元从莱比锡引进斯洛文尼亚国脚塞斯科时,红魔球迷期待这位身高1米95的高中锋能够解决球队上赛季的进攻难题。然而新赛季开局阶段,塞斯科在5场250分钟的出场时间内既无进球也无助攻,完全未能达到预期。在刚刚结束的曼彻斯特德比中,曼联0-3惨败给曼城,塞斯科首发出战80分钟,只有1次射门1次射正,预期进球仅为0.03,触球只有可怜的20次。这些数字背后,是阿莫林战术体系与球人员配置之间的严重不匹配。
塞斯科
阿莫林自上任以来就坚定不移地推行3-4-2-1体系,但这种战术安排似乎与曼联球员的特点格格不入。ESPN记者Mark Ogden直接以“阿莫林及其体系让塞斯科失望”为题,指出这位斯洛文尼亚国脚自今夏加盟以来尚未为曼联取得进球,但他可以将此归咎于阿莫林的战术,而不是他自身的缺点。阿莫林的3-4-3体系让球队很难控制中路并创造出机会。在执教曼联的47场比赛中,球队仅仅打进73球,其中很多进球来自上赛季的欧联杯,而不是竞争更激烈的英超。
塞斯科特点与战术要求不匹配
塞斯科作为中锋,其技术特点与阿莫林的战术要求存在明显错位。塞斯科创造机会的能力很一般,不具备多少做球能力,虽然速度和冲击力在线,但射门比较神经刀,头球也不算很稳。本质上曼联又买了一个新霍伊伦——这是对塞斯科的尖锐评价。阿莫林需要的是那种射术能力优秀,对空间理解能力强的冲击点。而无论是霍伊伦还是塞斯科,都只满足了“冲击点”这个要求。比赛中,塞斯科很努力想和队友配合,但是传球实在辣眼睛。也因为回撤,队友后插上之后占据了他原本应该插上的空间。
德比战暴露战术缺陷
曼市德比将阿莫林战术体系的问题暴露无遗。塞斯科对阵曼城没有捞到一次得分机会。他积极拼抢,在有机会的时候给曼城防守队员制造了麻烦,但他完全没有得到任何有意义的支援。曼联本场比赛的战术安排被质疑为“业余”。让塞斯科回撤接应,让姆伯莫和迪亚洛插上,这放大了塞斯科并没有的中场传球和创造机会能力。而另一端的曼城就笑纳了这份大礼,中路堆人过载,导致曼联的中场看似人多,但是该终结的站在中场位,该突破的站在了前插位。
体系与球员的双重问题
问题不仅出自战术体系,也来自球员自身的特点。塞斯科不管球员本身潜力如何,阿莫林的用法很难让他发挥。任何中锋,一旦长期“坐牢”,必定报废。连基本的触球都没几次,任何中锋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生存,更别提年轻球员的成长了。按照阿莫林的用法,塞斯科百分百就是下一个霍伊伦。这不是对球员能力的否定,而是对战术适配性的质疑。塞斯科的跑位和传球选择也存在问题。他在有机会的时候给曼城防守队员制造了麻烦,但他完全没有得到任何机会。
解决方案何在?
对于阿莫林来说,解决塞斯科的使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如果阿莫林想要中锋回撤加强中场出球,那么首发用齐尔克泽替换掉塞斯科是最佳的选择。齐尔克泽虽然速度不快,但是回撤的背身和向前的传球是在线的,而塞斯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能力。塞斯科在RB莱比锡时期,因中场难以推进球而被迫回撤更深,但他更适合的是冲击防线身后。曼联需要调整战术来发挥他的优势,而不是暴露他的弱点。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