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球

德不配位还是触怒导向?周俊辰到底冤在哪儿?

U19的申花小将周俊辰因违纪而遭到中国足协的重磅罚单之后,有微博网友第一时间在相关资讯下面评论了这类略显戏谑的内容——这人是谁?你不发我都不知道。

或许部分申花球迷会对这样的评论感到怒不可遏,毕竟自家新秀刚刚遭遇如此不幸,旁人还来奚落,多少有点不讲究。

@绿地申花官方微博

不过,一向“不站队、不选边、理性为先、保持客观中立”的我并没有从中读出那份落井下石的攻击性。

原因大抵是,不管这位微博网友是否是球迷,他的话无疑揭示了某种偌大的现实:那就是,现如今中国的足球运动从业者真的已经离大众的拥戴与瞩目很远,他们没有多少资本和名望可以挥霍,或是供世俗去长久消费。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现实已经为周俊辰以及后面的周俊辰们即将要遭遇的窘境埋下伏笔。如果他们不能振作起来,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那么更大的亏还在后面等着他们吃。

【警钟会时刻提醒“德不配位”者】

把话说得再赤裸一点,即便周俊辰在同龄球员里算得上年轻有为,但当他受到如此重罚后,你真的觉得还有人在关注这件事吗?

不容更改的处理决定

除了他所在母队的球迷会真的关心一阵,别家球队的球迷会关心吗?不冷嘲热讽就算厚道人了。

那么多压根不看中超的中国球迷会关心吗?那么多没工夫关心足球新闻的网友又会关心吗?

我的意思是,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注定会把事情搞砸,正确的态度是学会谦卑,正所谓闷声发财、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别有点名堂就觉得自己是号人物了,就能青史留名了,殊不知靠搏人眼球上位的人一茬比一茬淘汰得快。

为什么?就因为他们都是野心还配不上水平、能力还称不上实力的不入流货色。

记得《一代宗师》里宫老爷子跟大徒弟马三怎么说的吗?

《一代宗师》里压不住邪气的马三

“你的刀太锐,得在鞘里好好藏藏。”

今天的中国球员,可以不去看体育励志类题材,但真的得把这些普及“做事先做人”的经典好好观摩几遍。

U19的周俊辰是不是老实人我不敢讲,但现如今中超赛场上那些“戾气满满”的社会人可是不少。

大家必须得明确一个基本的逻辑——“键盘侠”固然可恶,但职业球员缺乏自省精神,同样好不到哪儿去。不能因为中国足球要抵制“键盘侠”,我们就必须顺带罔顾这些“职业人士”场上场下表现出的不职业吧?

王燊超因违规带项链也曾受到处罚

互联网生态搭建完毕后,球员屡屡犯禁的新闻也应接不暇地走入我们的视野:那些原本应该为球迷做榜样的足球运动从业者,不是在场上相互攻击、恶性犯规、违规佩戴饰物,就是在场下猛怼球迷、不服管教甚至违法犯罪。

一部分球员如此,一部分球迷亦如此。不管是主场输球还是客场输球,一部分习惯性上头的球迷都能把事端闹到非要警察来控制的地步,近来还有不少足球流氓袭警上法庭的实例。

如果这不叫“一颗老鼠屎毁了一锅汤”,恐怕也没什么情况可以用这个比喻了。如果中国足球的环境就这么一天天败坏下去,踢球的孩子只会越来越少。从这个意义上看,管理者“乱世行重典”的做法不能说是完全欠考虑的。

国安球迷因为在京沪战后袭警被送上法庭

【“量刑”过重是否是官僚主义?】

以上先把基调定一定,接着我们来看看周俊辰到底犯了什么错,使得中国足协对其做出取消国字号球队参赛资格并被禁赛1年的重罚。

官方公告的说法是:“在与约旦U19的国家队比赛中,周俊辰比赛态度消极、行为散漫、无视教练要求,且在赛后擅自外出组织聚餐,违反队伍管理规定及中国足球协会因公出访纪律要求,造成不良影响。”

咱们且不论事实跟官媒是否相一致,该有的思路是先去解决球迷网友的高票争议——即中国足协该不该、或者说是否有权因球员在国字号比赛中的违纪而禁止他参与联赛。

足协当然有权禁止他参加联赛

很多人说“足协无权”,说“足协滥用职权,行政力量干涉联赛”云云,用词斩钉截铁,帽子扣得都挺大,而且似乎都很政治正确。但问题是,这事可能还真不涉及“滥用职权”的范畴,它还真就是管理者的职权所系。

《中国足协纪律准则和处罚办法》第七十五条白纸黑字地规定了“各级国家队队员违规”的后果,如图所示,你可以说足协在量刑时参照了最重的标准,对一个年轻球员采取了最严苛的处理办法,但你不能说足协无凭无据,或者说它主体不适当。

很多人说周俊辰很冤,我能理解他们的出发点,但我还是要说,这件事可能不存在什么过度讨论的空间。

中国足协此次处罚周俊辰的理论依据

为什么?

因为法律条文在前面写着呢,执法者并不是把“可以”换成了“应当”,而是在“是否可以”的范畴内进行踱步。就好比,“可以减轻处罚”的另一面也就意味着“可以不减轻处罚”,只要不是“应当减轻处罚”,这个自由裁量权始终是在执法者手里。

你能说这就是“人治”吗?我觉得话谁都会讲,但口号不能乱喊。法官依照法条断案,你说这是法治还是人治?你不能把人治理解为只要有人参与的就都是人治。即便是“有法可依”,也需要具体的人来配合完成。

今天中国足协来了个“有法必依”,然后就被骂了一通下手过重,那球员违纪了怎么算?接下来的亚青赛还踢不踢了?国青教练组的权威动摇之后,队伍怎么带?

国青主帅成耀东

很多人说,那我不管,我又不操心这些事,反正你禁周俊辰就是毁年轻人,就是官僚主义!问题在于,这些事情我们不操心,自会有管理者去操心,管理者思前想后,最终决定杀一儆百,事情很复杂吗?

并不。

最近发生了好几起国人在高铁、火车上霸座事件,令人深感愤怒。再联想一下剧情已经多次反转,反转到当事人承认自己说谎的瑞典警察“粗暴执法”事件,我们是否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悖论:

执法者对待违纪者心慈手软,使得坏人愈发嚣张,大家看了心里很气;可若是执法者严格执法,却要在执法的同时让所有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服气,这个要求是不是也有点过分?

公众知情权是公众知情权,公平、公正、公开之后,至于网民或者球迷同不同意,很多时候真的不重要。

对“曾某一家”这样的违法者严格执法,国内是该学习瑞典

【时代在变化,球员务必长点心!】

大家非常乐于对这件事进行一些猜想与杜撰,把戏剧冲突描述得扣人心弦、此起彼伏,但问题是,真相是什么?您把周俊辰的剧本传那么邪乎,是要送片子去奥斯卡竞标吗?

刚有人说周俊辰是因为得罪了国青助教张辛昕才受罚的,申花球迷马上就组团去后者微博上实践网络暴力了,我不觉得这类做派能对事态起到任何正向促进作用。

假使张辛昕因为球队管理的需要履行职能,周俊辰因明知故犯遭遇处罚,这个叫得罪吗?假使成耀东需要严格治军,周俊辰因态度散漫、不服约束遭遇处罚,这个叫公报私仇吗?

国青助教,前国安球员张辛昕

2017年贾秀全带国青队的时候,周俊辰便因顶撞教练而遭遇开除,这在官方看来已经构成“前科”了;这次进U19之后,不止是助教张辛昕,连一向好脾气的肇俊哲也对年轻球员的态度感到不满,你能说这一水的前国脚没一个是明白人,全都是一个路子的吗?

现如今,圈内对于事件的讨论已经在诸多问题上达成了一定范围的共识:一,周俊辰自身确实存在需要改正的不良风气;二,足协的断案有凭有据,不属于滥用职权;三,具体在量刑上有些重,大概率会对球员后面的发展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常言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话糙理不糙。如果周俊辰洁身自好,兢兢业业,没有任何把柄毛病攥在足协手里,我相信他不至于受到如此重罚。如果周俊辰是在一个“模范标兵”的状态下被冤枉了,我也相信会有更多的声音为他站出来,这个时候怎么定性,情况会与现在完全不同。

周俊辰确实得先改一下自己的脾气

退一万步说,这样的处罚虽然重,但并非没有先例。

当年郝海东连甲A金靴都拿了不止一届了,国字号主力大腿,东亚范围内“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这么强劲、这么令球迷印象深刻的角儿。您猜怎么着?就因为在曼谷亚运会上朝着边裁吐了口口水,离人八丈远呢,就被中国足协以不由分说的架势给禁赛了一年。

那可是当打之年的超级球星,他有抗辩的余地吗?说杀鸡儆猴、拿你祭旗,就把你给办了。周俊辰是在虹口体育场有过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但他比98赛季的郝海东如何?

当年的郝海东比周俊辰冤多了

从这一点上看,周俊辰说冤也冤,说不冤也不冤。因为时代变了,尺度严了,集体主义的大旗立得更坚挺了,周俊辰恰好赶上了、撞上了,但在此之前他却对此毫无知觉。

成年国家队刚输完卡塔尔,“比赛态度”刚成为一个令足协与球迷均感到愤怒的共识点,周俊辰又在这个节骨眼上犯错,你说不罚他罚谁?如果这次罚轻了,之后怎么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我还是那个观点——足球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它从前不是独立的,此后也永远不会。体现在社会其它层面的指导性思路,早晚都要被带入球场。社会总体更开明更包容,足球的世界也会更开明更包容,反之亦然。

周俊辰助攻登巴巴

这个道理放在影视剧上是一样的,往前推10年、20年,你会发现很多影视剧的尺度很大,很多话敢讲,很多事情敢表现,但现在就不行了?为什么,首要因素肯定是审查,然后才是资本市场的影响。

同样一部电影,放在10年前,它顺理成章可能就与观众见面了;搁到现在,要么费一番功夫,要么与公映无缘。创作者必须时刻对政策风向保持敏感度,否则他就吃不了这碗饭。

但我们的球员们可能不懂这些,他们对客观社会的认识显得非常滞后、非常低龄化,他们的世界就是踢球挣钱、成名了开跑车、人红了去夜店,还停留在一种无比幼稚的思维模式中。

国青队中的周俊辰

这个搁到以前可能也没问题,反正体育最多跟娱乐八卦沾点关系,跟别的搭不上太多话。但现在不一样了,社会的意识形态可能更强调“精神导向”了,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如果某些“刺头”还是自来自去地行事,不“夹紧尾巴做人”,那么也真的别怪某些无形的大帽子扣到他的脑袋上去了。

文:先斑

更多优质推荐:

今天竞彩买量比

欧冠最新战况

足球指数

足球 国内足球 国际足球

相关推荐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