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场将能打出的牌全部摆在首发,李霄鹏本场比赛的思路还是希望能在客场搞事请。不过,这种战术下鲁能阵地防守呈现出的态势以及由攻转守时形成的巨大差异,给上港留下了充足的冲刺空间。这是最适合上港进攻发挥的方式,也让鲁能经历了被完全压制的上半场。
鲁能在下半场比赛中逐渐找回进攻态势并由佩莱连入两球,核心在于吉尔的上抢让上港的快速进攻有了遏制,而增加的传递速度同样让球队有了传递找佩莱的空间与时机。
【出场阵容】
上海上港出场阵容:1-颜骏凌;2-张卫、4-王燊超、5-石柯、23-傅欢;6-蔡慧康、8-奥斯卡;10-胡尔克、11-吕文君(90分钟张一)、7-武磊;9-埃尔克森(92分钟李圣龙)
替补未出场:22-孙乐、17-张华晨(U23)、36-俞豪(U23)、39-孙峻岗(U23)、37-陈彬彬(U23)
山东鲁能出场阵容:20-韩镕泽;5-郑铮、4-吉尔、35-戴琳、6-王彤;13-张弛(66分钟周海滨)、33-金敬道、22-蒿俊闵、17-吴兴涵(50分钟成源);19-佩莱、9-塔尔德利(92分钟刘军帅(U23))
替补未出场:1-刘震理、11-刘洋(U23)、15-李微、23-宋龙
【8人体系带来的问题,鲁能留给上港空间招致灾难】
由于恒大客场3-0取胜贵州,让主场作战的上港陷入了必须要取胜的局面。这时候,客场作战的鲁能最为合适的思路就是扎紧篱笆进行稳守反击。不过,从比赛开场后的布局来看,李霄鹏显然有着更加“激进”的思路:阵地防守中8人形成双重防线的鲁能虽然在开场阶段展现出了很好的防守态势,即便是胡尔克进行持球冲击、远射,鲁能的防线也没有遭遇到深层次的冲击。但是,当球队进行进攻时,面对上港的快速逼抢与反击,鲁能的这个布局就出现问题。
从上图可以看到,鲁能在防守端呈现出的是8人的双线站位,而且,在后续胡尔克后侧拉边接球的情况下鲁能的局部包夹十分到位。上港在进行传中的后续作业被断球之后,鲁能快速进行长传反击,找顶在前场的佩莱与塔尔德利。
不过,这种单纯的战术很容易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不断的长距离传递精准度不足很容易让上港断球进行二次进攻,而且,在上港增加中前场逼抢的情况下鲁能中后场的出球组织十分不顺。
这时候,鲁能的思路就是增加进攻端的人员投入,通过中场线的前提将上港的阵型回压。只是,这种部署就容易陷入上港最为喜欢的模式:具备快速的冲击与作业空间,隐患完全爆发。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奥斯卡空位转移边路以及胡尔克与吕文君进行配合时,鲁能防线具有很大的空间让对手去冲击。上港针对性的倒三角战术在鲁能防线过平的低位站位下,武磊依靠出色的跑位获得空位射门的机会。
【蔡慧康限制佩莱,鲁能被对手用硬度限制】
如今的鲁能进攻有着很强的辨识度:佩莱的支点作用、金敬道与塔尔德利的二次冲击以及蒿俊闵、塔尔德利的双组织策略十分明显。而这个战术的阵眼就是佩莱!
本场比赛上港为了限制佩莱的发挥,蔡慧康依靠身体素质的硬顶以及局部的包夹限制,十分到位。
【奥斯卡掌控组织武磊进行冲击,上港思路对位效果优异】
开场阶段胡尔克利用个人能力进行冲击只展现出雷声大雨点小的效果之后,上港开始将进攻的权限交给了奥斯卡。在奥斯卡的持球组织下,上港依靠球队成熟的前场冲击、跑动,不断给鲁能防线制造压力。而失去高位组织权限的胡尔克,在进攻低位缺乏空间的情况下,也可以“老实”参与进攻配合。
这时候,鲁能防线转身慢、害怕冲击的问题,就完全展现出来。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长传分边失败之后,上港高位的逼抢断球十分具备侵略性与效果性。这时候,奥斯卡在高位负责组织传递,武磊与失去组织权限的胡尔克展开强势的撞墙配合打穿鲁能防线,获得了扩大比分的点球。
【吉尔上抢限制上港进攻,轮转加快佩莱展现空霸本色】
上港在上半场与下半场初始阶段是跑动更加积极的一方,他们高位的出色限制以及进攻端的反复冲击,就来自于全队更加具有侵略性的跑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能出现下滑的上港开始尝试放慢节奏进行控制与寻求反击。而这时候球队的战术关键依然是奥斯卡高位负责组织分球,让前场攻击手不断进行跑动冲击。鲁能下半场能在防守端有效果,吉尔增加上抢有着无比明显的作用。他下半场比赛中奉献了7次抢断(6次成功上抢),数次将皮球从胡尔克、武磊等人脚下拦截。
在这种情况下,上港虽然能数次打出快速的冲击,但是鲁能防线上的吉尔保障了球队的防守质量。鲁能也开始利用这种限制上的福利,开始增加进攻投入。于是,在上港体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鲁能增加的快速轮转就出现了更多的空位传递以及机会。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上港高位持球时吉尔的上抢迫使胡尔克回传,而在高位上港球员在体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被鲁能的逼抢迫使失误。断球后的鲁能在前场打出了快速的轮转,然后制造了边路传中的机会,佩莱后点力压防守球员头球得分。
【结语】
一场标志性的进球大战,上港是率先发力的一方,而且依靠自身的特点以及鲁能布局上的问题在上半场就奠定了3球的领先优势。鲁能进行反扑阶段,吉尔从防线的上抢十分关键,而后续轮转提速后的传中机会增多,让佩莱展现出了高空碾压的效果。
(开水没温度)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