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彩看球

中国足球青训"春天"真的来了吗?

唯彩看点:中国足协召开大会要求中超队应至少具备U19、17、15三级梯队、中甲队应至少具备U17、15两级梯队,中乙队应至少具备U15梯队。

今天,中国足坛最重磅的消息自然是中国足协召开的“武汉会议”——U23新政正式出台。加上此前公布的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准入制度,2019年三级职业俱乐部必须捆绑一定数量梯队的硬性指标,外界便把2018年看作是中国足球的“青训元年”。

重视青训,这是中国足球界呼吁了多年的口号。但有用吗?从1994年所谓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已经走到第25个年头了,但真正长期愿意投入去做梯队建设的俱乐部,一个手掌都数得出来!

其实,在“职业化”之前,中国依托旧的业余体校模式,还是可以出些人才的。举个例子:若论个人的足球基本功和位置技术,毫无疑问目前的中超现役球员没有几个比得过踢“老甲A”的那班元老名宿!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郑智为什么越老越吃香的原因。

从2004年王大雷这批国少队打进过世少赛之后,至今我们再也没有进入过亚少赛前四名、从2005年冯潇霆这批国青队打进过世青赛之后,至今我们再也没有进入过亚青赛前四名。12、3年没有在青少年世界顶级比赛舞台上锻炼的几代球员,要求他们在成年阶段能代表国家队冲出亚洲杀入世界杯,这不是痴人说梦吗?

经过了2010年以来的一轮运动式“反赌扫黑”后,中国足协开始走一步叫“校园足球”的棋。直到足球近几年荣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校园足球”可以说成为一个体教两条战线无人不知的火热名词。然而数年搞下来,诸如“5万所足球特色学校”之类的各种数据是刷爆了,但“足球操”之类的妖孽也大行其道。搞个国际比赛,让一校园足球队和人家老外职业俱乐部梯队一抗衡,立马输了30几个球。太上一怒,最新批示:形式主义害死人!

于是,之前“校园足球”糊弄人的那一套要丢了,“精英青训”重新走向前台。2017年之初,中国足协上马一个新的计划:165计划。所有这次武汉会议的“青训新政”,其实基本上都是“165计划”里面的既定布局。只不过,这次新政针对的是职业俱乐部而已。

有人说,中国足协这次的新政好呀,对基层青训是利好!因为,足协对职业俱乐部自有梯队的数量一设硬性规定,没有的俱乐部就必然要买呀,那么基层搞青训输送的机构就能赚钱了。然而事实上是这样吗?哪有俱乐部愿意实实在在花足够的真金白银买你培养的梯队——利诱家长从各种青训机构挖人的倒是比比皆是!

就算形式上满足了中国足协的硬性数量要求,但整个职业俱乐部的青训持续发展上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可以说,就算是鲁能、富力这样标榜青训做得好的中超俱乐部,他们在青训实际投入上的资源也远远不足,尤其是一流的青训教练团队上。那何况那些被迫无奈的中小型俱乐部呢?

青训本来就是千里挑一的事情,就算你现在把所有职业俱乐部的梯队都填满了,能挑出一支水平追得上05国青这批人的也不是大概率的事情!足协要求各俱乐部把年度投入到一线队的15%成本放到青训上。如果这么昂贵的成本都换不来几个优秀的自产球员,那俱乐部的老板肯定愿意花大价钱去买现货。这些钱,最终不还是到了一班“喝血”的无良经纪人手里!

U23新政,本来去年的节奏还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只要今年限定始终有一人在场上,那么,中超的虚火是可以一点点降下来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中国足协下了意见调查几个月,最终出台的还是一个无厘头的“U23扩大化”新政。去年过了政策红利线的球员昙花一现、大量30左右的“老将”面临退役、大面积上场的U23新人走马灯式上下场、各种奇葩的换人——可以预料,2018年的中超主教练或许是全世界最难当的足球教练!

更多优质推荐:

今天竞彩买量比

世界杯最新消息

挪超积分

中国足球 中国足协 青训 中超

相关推荐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