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日期
8.3
Q1
鲁能青训:欢迎中国国青的主教练成耀东指导和守门员彭鹏接受鲁能青训的专访。首先请成指导介绍一下国青在这次潍坊杯上的参赛情况吧。
成耀东:我对国青在这届杯赛上的整体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国青现阶段的目标是打好10月份的亚青赛,我们现在是处在赛前的一个备战时期,而潍坊杯是备战计划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潍坊杯的比赛规格是很高的,参加赛事的国内外球队都很有实力。尤其是国青所在的小组,对手是来自欧洲和美洲的传统强队,实力都很强。小组赛我们取得了1胜2负的成绩,第一场排位赛也获得了胜利,明天还有最后一场比赛要打。从整个过程来看我们达到了练兵的目的——球队磨合了战术、考察了队员。所以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
Q2
鲁能青训:国青此次参赛的目的在于练兵,可以说算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这次我们有很多新入选的队员,在选择队员上,这届潍坊杯有什么侧重点吗?
成耀东:当然是会有侧重点的。现任教练组是在1月底2月初左右开始接手国青的,目标是打好10月的亚青赛,时间上来说是比较紧张的。所以球队的主要阵容还是只能以上一届国青队为班底,大多数球员都是来自徐根宝指导的足球基地。这次的选拔主要目标是考察一些之前还没有入选过国青队,但是又很有实力的球员。可以说球队基本的框架已经有了,但是为了应对后面大赛中球员出现伤病和状态方面的不确定因素,我们要准备更多的后备方案。这个目的我们也已经达到了。由于之前跟鲁能的球员接触比较少,这次我们也借潍坊杯的机会考察了一些鲁能的球员,目前正在和足校进行沟通,下一期会有更多的鲁能的球员到我们国青队来集训。
Q3
鲁能青训:感谢成指导对鲁能青训的认可。国青这次参赛是以磨合阵容和选拔人才为主,所以对成绩还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通过比赛球队的默契程度应该是加深了吧?
成耀东:球队在潍坊杯上的成绩确实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我相信这次的比赛对亚青赛的备战还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参加的每场比赛都会对阵容进行很大的调整,教练组主要考察的是球员的个人技术水平和临场发挥,以及对战术的执行能力。即便单从潍坊杯的过程来看,也是能看到球队进步的。揭幕战我们对西班牙人的比赛国青也创造了很多进球机会,单从过程来说是不错的。第二场比赛我们开场被对手两次偷袭得手,但是球员的表现依然很顽强,打了两个进球回来,之后也创造了很多机会。只是最后防守角球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有一些不集中,我觉得那个丢球也是因为球员最后太专注于进攻、太想赢球了。当然对球队来说这种求胜的欲望是非常好的。到第三场的时候我们就吸取了前面的教训,最后拿下了比赛。对于球队整体表现,我还是很满意的,毕竟我们的目的是寻找球队的不足。
Q4
鲁能青训:国青队第二场比赛的过程确实很跌宕起伏,球队在换上蒋圣龙以后,阵型发生了一些变化,从结果来看这次调整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成指导当时的这次换人主要是出于什么目的做出的针对性调整呢?
成耀东:其实那次换人主要还是为了更多地考察队员。另外我们这次集训的人员比较多,总共有25名球员,那个位置的话有5名球员可以轮换。教练组在赛前会对比赛有一个部署,但是根据场上的情况和球员表现,这个打法不会一成不变,如果预先设计的想法没有完成,我们是需要进行一些调整的。
Q5
鲁能青训:从这次换人来看,国青的临场应变做的还是很不错的。这次的集训名单中有一名很受关注的球员——黎腾龙,成指导如何评价黎腾龙的表现?
成耀东:我们跟黎腾龙在这次集训之前还没有很直接的联系,通过一些渠道我们了解到了这名球员。由于俄罗斯世界杯,俄超球队的赛季结束比较早,之前黎腾龙也正好在国内休假,我们就联系到了他。在收到集训通知的时候黎腾龙已经休息了两个月,休息时间比较长,虽然在收到通知以后黎腾龙很快就开始了恢复训练,但是还没达到最佳的比赛状态,而且考虑到黎腾龙的年龄比队里其他球员都要小,所以前两场小组赛没有派他出场,希望让他能适应和恢复一下。小组赛第2轮他上场打了15分钟,排位赛第1场打了60分钟左右。总体的表现来看,他还是很有潜力的。黎腾龙一直在俄罗斯踢球,俄罗斯、包括前苏联,都是足球强国,在这届世界杯上俄罗斯的表现也很出色,而黎腾龙所在的球队又是俄罗斯国内的传统强队,能在这样的球队立足,说明他还是有实力的;从潍坊杯的两场比赛来看,虽然他的出场时间不多,但也表现出了不错的潜力。当然黎腾龙目前相比队里其他球员年龄还比较小,需要更多的培养,也需要我们足协更多的关注,而且他在国外效力,相信中国足协关于黎腾龙已经准备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计划。
Q6
鲁能青训:这个问题也想问一下我们的队员彭鹏,黎腾龙作为一名完全由国外青训培养起来的球员,在比赛和日常的训练中跟国内球员相比有什么不同吗?
彭鹏:黎腾龙的脚下技术非常出色,尤其是细节和小技术方面。不过他的普通话还不是特别流利,语言沟通上还有一些障碍,但是我们在球场上,可以通过足球进行沟通交流,这方面他是完全没问题的。
Q7
鲁能青训:这次潍坊杯大多数参赛队都是来自国外,成指导觉得国青、鲁能、一方和上港跟国外球队有哪些差别?
成耀东:国青和国外球队之间的交流还是很多的,我觉得中国和国外球队的差别主要还是在个人能力上。这种差距从13岁左右就已经开始出现了,我们在这个年龄段训练的方法还比较传统,但是新的训练方式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越。如果球员从小就没有接受系统的训练,几年下来差距会越来越大。国外青训已经形成了一种系统化、标准化的模式,国外青训在细节、要求和训练质量上都比我们高。刚才彭鹏也讲到了黎腾龙的技术比我们国内球员要出色,这看似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但是如果在低年龄段不开始进行细化的技术训练,这个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变得越来越大。在比较高年龄段的队伍中,如果没有之前的技术基础,球员就很难实现教练的一些安排。就像盖房子一样,房子要盖高,基础就要打牢。我们国内的青训已经开始慢慢地介入更低年龄段球员的培养了,其实年龄在6-20岁之间的球员都可以称为青年球员,而13岁之前的系统训练,对于技术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当然这也需要科学的系统培养,比如6-8岁之间可能以培养兴趣为主,到9岁的时候就应该开始细化技术训练了,到了11岁细化的程度需要更加深入,到13岁的时候就应该像职业球员那样去进行训练了。这种理念上我们跟国外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不过这两年国内的青训理念也一直在进步和提高。我相信5年、10年以后我们的球员质量肯定会比现在更高。
Q8
鲁能青训:这次参赛队伍中,有哪些球队在个人技术上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耀东:从个人技术上来说,巴西体育、河床和博卡的水平要更高一些。因为青年队阶段的战术要求可能没有成年队比赛那么高,所以个人技术会发挥更大作用,而南美足球的风格又是注重个人发挥的,所以巴西和阿根廷的球队表现会更突出一些。
Q9
鲁能青训:这次比赛,对国青的哪些球员的表现比较满意?
成耀东:从1月底接手球队以来,我们参加了3项邀请赛,之前在意大利参加了一个当地的青年邀请赛,然后是熊猫杯,再加上这次的潍坊杯。从内容上来说,相较前面两项比赛,球队在潍坊杯上的表现,整体上看是有进步的。每个球员表现得都更好了,包括今天一起来接受采访的彭鹏表现也很好。
Q10
鲁能青训:您刚才提到的国青在意大利参加的足球青年邀请赛,跟潍坊杯相比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你觉得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成耀东:意大利的那项比赛历时比较悠久了,有70年的历史,规模也更大,基本上意大利国内所有职业俱乐部都会派青年队参加,再加上邀请的一些国外球队,总共有48支球队参赛,其中40支都是意大利本国的俱乐部梯队。国青是其中唯一的国家青年队,我们是由于里皮教练的原因收到了那次比赛的邀请。国外的球队包括阿根廷和哥伦比亚的俱乐部青年队都有参加。比赛质量是非常高的。
Q11
鲁能青训:俱乐部梯队毕竟是常设的队伍,跟我们国青这样集训性质的队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吧?
成耀东:是的,俱乐部的梯队常年在一起踢球,球员之间的默契程度会更高。而国青这种集训性质的球队本身磨合上就不如俱乐部梯队默契,再加上我们组建时间又比较短,所以跟他们相比确实是有差距的。不过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经过和足协的沟通,这次我们也得到了更多集训时间,来进行磨合。但即使这样我们每次集训也都会有人员上的变化,球员要在国青和俱乐部之间多次往返。我们希望尽可能多地培养球员之间的默契,假如我们有10个人能经常在一起踢球,培养默契,这样对球队的配合也是有帮助的。参加意大利赛事时,虽然我们是国字号球队,但是在实力上跟国外球队比并不占优势,在面对有些对手时甚至还处于劣势。国外的俱乐部在18岁年龄段就已经可以进行球员交易了,所以参加比赛的U19俱乐部梯队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通过转会加盟球队的队员。
Q12
鲁能青训:而且国外球员在U19年龄段很多都已经获得一线队比赛经验了,我们这届国青的球员似乎还都没有过一线队的经历。
成耀东:其实是有的,只不过这次潍坊杯没有在集训名单里,比如上海申花的刘若钒,去年就已经踢过中超比赛了。其实球员不管年龄大还是小,主教练选择人员的标准都是一样的,一个看实力,再一个就是看球队的战术安排。其实在中超出现U23政策之前,就有很多17、18岁的球员打上了一线队比赛。足协制定U23政策,是希望年轻球员出场的机会更多,这在短期内对国字号球队成绩的提升会有一些帮助,这样的做法并不是完全不可以。但长期来看,更好的方法是让年轻球员通过自己的实力去赢得一线队的比赛机会,而不是通过政策。花更多的精力去培养年轻球员,才是提高成绩的根本办法。搞青训其实需要更多的实际行动,比如把训练水平提高,用更加科学的训练来代替粗犷的训练。
Q13
鲁能青训:我们国青在潍坊杯的职员名单中,报名了2名科研人员和1名负责技术的人员,他们在球队的训练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成耀东:这些科研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体能方面,这次的潍坊杯比赛是允许球队穿戴数据采集设备的,我们的工作人员会通过采集球员的一些运动数据,来计算体能消耗,这也是判断球员是否达到教练战术安排的一个标准;另一个方面就是负责比赛的技战术分析。我们之后也会更加重视和关注技术手段的运用,让训练进行得更加科学。
Q14
鲁能青训:问一下彭鹏,从球员的体验来说,这些技术手段带来了什么改变吗?
彭鹏:技术设备提供的数据都比较客观真实,可以作为科学训练的一种参考。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数据可以客观地体现球员在场上的表现,大家就不能偷懒了。这种技术手段在俱乐部梯队里面也已经在使用了。
成耀东:我们国内在这方面其实还刚刚起步,就像数据组,国外的团队可能单独一个项目就会有很多人负责,技战术、体能两方面的数据互相匹配进行对比,还会给康复和伤病问题的改善提供决策支持。比如球员的伤病可能是训练导致、也可能是由疲劳导致的,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数据就可以客观地反应情况。有的球队,很多球员都会出现相同身体部位的伤病,尤其是肌肉的伤病,那数据就可以告诉我们是不是和某些训练的强度、负荷或者球员本身的力量有关系。如果训练的强度超过了球员的身体负荷能力,就可能会出现问题。这就是我们说的科学训练。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