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救火主帅,索拉里接手皇马之后用一波四连胜挽救球队颓势的同时,也让自己得以转正。在国家队比赛日之后,当人们都在期望皇马延续好态势进行追赶的时候,他们却在客场0-3完败于埃瓦尔脚下。从比赛的实际进程来看,皇马本场比赛要更加具有进攻的侵略性,但是,贝尔并未成为球队冲击战术的关键人物。而皇马被对手不断逼抢冲击所带来的攻防问题,成为惨败的伏笔。
【出场阵容】
埃瓦尔:13-里埃斯戈;11-佩尼亚,12-奥利维拉,4-拉米斯,15-安赫尔;5-埃斯卡兰特,24-霍尔丹,20-库库雷利亚,14-奥雷利亚纳(83分钟阿尔瓦雷斯);17-基克(87分钟德布拉西斯),9-恩里奇(73分钟查莱斯)
替补未出场:35-阿雷提奥,7-卡尔多纳,22-米利亚,3-比加斯
皇家马德里:25-库尔图瓦;19-奥德里奥索拉(53分钟卡瓦哈尔),5-瓦拉内,4-拉莫斯,12-马塞洛;24-塞巴略斯,8-克罗斯,10-莫德里奇(63分钟伊斯科);20-阿森西奥(73分钟维尼修斯),11-贝尔,9-本泽马
替补未出场:13-卡西利亚,15-巴尔韦德,17-巴斯克斯,31-哈维-桑切斯
【2+3逐渐完善,索拉里转正的核心关键】
作为一名此前一线队执教经验为零的菜鸟少帅,索拉里接手皇马之后并未通过延续洛佩特吉的战术思路再辅以新气象去冲击对手。在联赛首秀对阵巴拉多利德的比赛中,球队高位“2+3”的站位在一定程度上是索拉里的求稳策略。毕竟,高位有5人参与轮转、传递下,即便是对手展开反击皇马也有足够的兵力进行限制与保护。
只是,这种稳妥的策略在进攻端带来的问题并不小。高位人员较多的情况下,皇马前场一字排开的五人完全被对手的低位防线通过跟防限制。在不断轮转下,皇马只能通过高位分边进行传中来寻求进球。
图1:对阵巴拉多利德,皇马2+3的高位站位下寻求的是边路传中的策略
从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到,皇马高位组织进攻时三种场平铺开来,分边之后阿森西奥前提防线边路身后但是球队整体的运作速度较慢而且在中路以及肋部内侧没有接应球员。后续回传之后再组织传递,依靠克罗斯的前插完成传中。
经过欧冠的大胜以及球队整体的吸收之后,此番客战塞尔塔皇马2+3高位站位有了更加深层次的变化:打得直接!
从上图可以看到,皇马高位2+3的站位十分明显。不过,莫德里奇持球之后对手给与的限制并不强,他直接挑传身后让本泽马形成反越位,单刀面对门将推射近角得分。
高位形成2+3站位确定之后,皇马从边路传中作业,到后续增加高位的简洁冲击形成新态势,索拉里在短时间之内展现出的调整能力,还是让人赞叹。
【强化简洁冲击,贝尔非支点所托之人】
埃瓦尔球风开放,这在很大程度上让他们在攻防两端的阵型拉的比较开。在这种情况下,皇马本场比赛的布局更加激进,在高位不断通过向前传递去冲击对手的身后区域,就成为皇马的打击重点。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皇马高位持球的作业中,不管是图片中显示的马塞洛、阿森西奥,还是莫德里奇,都十分注重在高位持球之后的向前传递。在这种情况下,贝尔就成为皇马进攻终端的最大依仗。可惜的是,本场比赛贝尔的状态着实不好,除了上图上端在越位位置凌空抽射攻入一球之外,他在锋线终端上的冲击作业效果不佳,还因为停球失误浪费了上图下端阿森西奥给他送上的半单刀机会。
最为关键的是,埃瓦尔本场比赛对于皇马的这种策略准备十足,他们协同性十分出色的防线在造越位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皇马不断在高位进行的激进传递,频繁陷入对手的越位陷阱之中。
【被逼抢冲击打乱,皇马毫无控制力可言】
本场比赛,虽然埃瓦尔在第4分钟利用远射击中门框,但皇马无疑是开局占据优势的球队。不过,在被对手反击攻入一球之后,皇马就陷入了一个艰难的局面:被对手高压逼抢完全限制。
本场比赛,埃瓦尔全队除了门将之外都有抢断奉献,而单单是在皇马半场,埃瓦尔就有11次抢断之多。
从上图可以看到,为了限制皇马的后场组织,埃瓦尔在进攻三区内安排了6名球员的激进逼抢,而这种部署让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战术利好:上图左下角小图中,埃瓦尔的抢断数据就完全能体现这一点。
中场难以掌控球权的皇马,在进攻端开始不断长距离传递找锋线球员,而这种激进传递一方面让进攻球员频繁掉入越位陷阱。而在中后场的组织传递中,面对逼抢时的失误,让皇马最终遭遇重击。
图6:被埃瓦尔逼抢的只能后场大范围转移,失误之后皇马再度丢球
【结语】
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完败,皇马队史上首次负于埃瓦尔,让球队此前展现的良好态势戛然而止。更加激进的传递思路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在对手的造越位战术以及锋线终端球员的低迷表现下,皇马的进攻确实不够精细。而且,面对逼抢皇马本场比赛毫无组织可言,攻防呈现出巨大问题的他们,下周中的欧冠赛场能有提升态势吗?
(开水没温度)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