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者联盟4》落幕后,大家都借着大谈特谈“漫威宇宙”来缅怀青春。
如果中国足球从甲A到中超这20余年的光景也存在一个“职业联赛宇宙”,那么它一定是靠时年38岁的郑智串联起来的。
用个不恰当但接地气的比喻,郑智之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一如托尼-史塔克之于漫威系列。说内敛大气、成熟持重、勇于承担、敢于牺牲的郑智是中国足球的“钢铁侠”,基本不存在什么争议。
北京奥运会时,Adidas为郑智拍摄的宣传片
就在几个月前的阿联酋亚洲杯上,壮心不已的郑智遭遇了“匈奴未灭、衰鬓已生”的挫败,里皮挂帅的中国队以奇耻大辱的方式0-3负于波斯铁骑后,接受采访的郑智哭得泣不成声,这是作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活化石的他,距离中国足球大事记最近的一个镜头。
2022年世界杯的预选赛在即,中国足球基本已经无人可用。但愿这尘埃落定后仍无法用语言来舒缓的“最近一个”,不是老骥伏枥的“亚洲足球先生”的“最后一个”。
中国队长
从“九强赛”到“亚洲杯”:全能战士进化史
从甲A到中超,中国足坛存在一个一以贯之的现象:国奥年龄段从小被疼的“死得快”,没人疼、没人爱的后来却能出一拨儿,正可谓“顺境害死人,逆境能成才”。
“国安三少”(邵佳一、杨璞、徐云龙)就是此中例子,当然还有19岁被国家队与国奥队的双料主帅博比-霍顿破格提拔的郑智。
国奥队时期的郑智
1999年10月-11月,悉尼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九强赛”的赛场,是司职右边后卫的郑智初出茅庐的开始,他场内场外与生俱来的冷静、精准,使得他从同龄球员中迅速地脱颖而出。
但凡是真金子,要么会发光,要么会花光,决不会烂着等死。
同属天秤座的霍顿与朱广沪,先后慧眼识珠地将郑智从与甲B球队辽宁创业的所属权纠纷中拯救出来,这些忠厚长者替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扫清了成人社会的尔虞我诈,使他得以全神贯注地在绿茵场上施展拳脚。
博比-霍顿
在徐亮和吴曦之前,郑智已经亲身实践了一条由后防边路改成中场枢纽的坚实道路,回首观之,他走得最远,也最出彩。
郑智当然是幸运的,在他肆意生长的年代,中国足球的大环境中认真做事的基数,还未像后来那般崩坏。在今天这个愈发对有才华者不友好、尽数向功利看齐的社会,很难想象一块郑智式的璞玉会在几时毁掉?
于那些腐朽的世俗而言,天才从来是强人;于那些善妒的庸众而论,天才从来是弱者。
郑智效力深圳时期的内切破门
2000年末加盟深圳队的350万转会费(赎身费),事实证明朱指导花得很值——效力鹏城的四个赛季,一步一个脚印踢上核心的郑智留下了83场联赛13球的数据,替球队和恩师拿到了梦寐以求的联赛冠军(2004),自己带走了最年轻“中国足球先生”的荣誉称号(2002)。
可以这样讲,除了在大神云集的米卢时代未能入选国家队征战世界杯之外,少年锦时的郑智基本毫无缺憾。
郑智射门瞬间
如果以“技术”“意识”“身体”“体能”“射门”这五项标准来检验那一时期的郑智,他堪称全能选手——狭义上的传控能力出色,在中后场都能拿球;无球状态的意识很好,攻能跑位、抢点,守能预判、补位;有一定高度,不惧对抗,速度不落人后;体力充沛,连续作战能力出色;射术精湛,还经常主罚定位球。
这样的一个郑智,迎接他的自然是更大的舞台。
2004年的本土亚洲杯,郑智与“大头”在荷兰人阿里-汉的账下搭档中卫,一路帮助新老交替的中国队杀进决赛。郑智那极具前瞻性的卡位意识,无疑是正面拦截力出众、空中优势明显的李玮锋的绝佳补充。
郑智与铃木隆行的身体对抗
这里截取亚洲杯决赛中日交手的两个瞬间。
一次是郑智与铃木隆行拼身位,日本前锋连拉带拽都未能抢在郑智身前追上皮球,最终只得以一次粗野的犯规终结拼抢。
另一次是郑智在下半场强行超车中村俊辅,从后场酣畅淋漓地人球分过跟防者,到进入禁区前沿完成传中,郑智的突破于球迷而言是极具观赏性的,于日本球员而言则无疑是富于摧毁性的。
郑智上演半场超车+奔袭
如果不是中国队一头(郝海东)一尾(李玮锋)两大主力受伤病影响,作为U23选手(当年还没有这个荒诞的概念,但不妨对比一下当年的U23有多强)的郑智甚至有望在当年就捧起一座象征着亚洲之巅的荣誉奖杯。
从留洋新旗手到世预赛折戟:中流砥柱还是背锅侠
在国脚生涯中完成华丽转身后,“君子不立危墙”的郑智在2005年以850万元的天价转会费加盟中国足坛的传统豪强——山东鲁能。
郑智在鲁能时期的单刀球处理
在众星云集的山东队,司职前腰的郑智深得塞尔维亚籍主帅图拔的信任,在球队的战术体系里如鱼得水的郑智,首个赛季就攻进10球,一举奠定了“鲁能王朝”的雏形。
在当年的亚冠赛场上,对阵印尼球队马卡萨完成帽子戏法的郑智不仅与队友精诚合作,创造小组赛6连胜的佳绩。更是在主场2-1力克J联赛球队横滨水手的关键战中梅开二度,以万夫莫当之勇一举帮助鲁能晋级亚冠八强。
郑智亚冠对阵横滨水手的第一球
郑智对横滨水手的这两记前插破门,精彩程度尤以第二粒为甚——其高速推进的果决、拿球突击的稳定以及临门一脚的自信,放在今天也只有塔利斯卡、奥古斯托、扎哈维这样的中超顶级外援得以仿效。
2006赛季,郑智、日科夫和李金羽在鲁能前场组成了横扫中超的三叉戟,作为中场核心的前者更是直接打进21球,帮助鲁能轻取中超与足协杯的双冠王殊荣。
郑智的终结能力令人胆寒
一名国内中场单赛季进球以20+ 收账,在中国顶级联赛史上,郑智当之无愧是第一人。两个赛季45场中超31球的成绩单之后,也难怪图拔言必称郑智“在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点社会经验的人都明白:天花乱坠的形容多是无效的装饰,越简单的肯定,实际分量也就越重。
帮助鲁能捧杯后,郑智在当年年末租借加盟英超球队查尔顿,不仅开启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留洋生涯,也逐渐成为职业联赛以降第二批海归球星中的模范。
郑智在英超的唯一一粒进球
2007年3月18日,主场作战的查尔顿以2-0的比分从纽卡斯尔身上赢下了一场保级战。
在郑智首次代表球队首发的第51分钟,达伦-本特任意球击中横梁后弹回场内,机敏插上的郑智将球顶入空门,攻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粒、也是唯一一粒英超进球。
租借期满后,郑智回归母队参加了A3联赛,在4-3险胜浦和红钻与2-1击败上海申花的比赛中都有建树,但未能帮助积分与申花相同、净胜球不如对方的鲁能拿下A3冠军。
短暂回国后,在2007年的8月,郑智还是以200万英镑的转会费正式加盟已经落入英冠的查尔顿。
在07-08赛季的英冠赛场,能攻善守的郑智迅速成为山谷球场的新核,38场联赛7球6助攻,另有2粒杯赛进球入账。
孙继海与郑智在英超上演“中国德比”
好景不长的是,08-09赛季的郑智在前两轮联赛过后就因伤休战长达5个月,复出之后随即失掉主力位置,从中场节拍器沦为替补万金油。
在查尔顿的三个赛季,郑智虽有在足总杯中接过队长袖标的亮眼一瞬,但他伤病缠身的整体经历,以及70场仅斩获11球的表现,只能用高开低走来形容。
2009年9月,继续留洋的郑智加盟苏超劲旅凯尔特人队,成为继范志毅(邓迪联队)和杜威(凯尔特人)之后第三位在苏超联赛留下形迹的中国球员。
在身体对抗和高空战术较英冠更为激烈的苏超,郑智侧重地面的优势更加无从发挥,缺陷则暴露无遗。
虽然凯尔特人在09-10赛季拿到联赛亚军,但19场比赛仅贡献1球1助攻的郑智却日渐被主帅列侬边缘化,彻底不复查尔顿时之勇。
郑智在英冠赛场上的进球
看看郑智在英冠与苏超赛场上留下的不止一次的“齐达内式”进球,再看看他那远未达到国人预期的实际表现,我只能说,郑智没有选对一个更适合自身特点的联赛。
不过话说回来,谁又敢说自己在人生际遇里的重大选择,都能在后天被印证是最为正确的呢?
如果说郑智的职业生涯真有什么遗憾,恐怕还要说到国家队的经历。
郑智对阵哈茨的“齐达内式”进球
在2002年到2010年之间,主要司职中场的郑智49场12球的国脚数据乍看上去还拿得出手,但他除了替球队拿到2005年的东亚四强赛的冠军外,在所有事关“出线”的重大场合,郑智不仅未能有所贡献,还创造了6度罚失点球的糟糕纪录。
德国世界杯预选赛、东南亚四国亚洲杯、北京奥运会、南非世界杯预选赛,折戟沉沙的剧情周而复始地上演,及至郑智的而立之年,国家队中屡传与他相关的“将帅失和”和“将将失和”的矛盾。
郑智与谭望嵩,在奥运会小组赛对比利时的比赛中染红下场
郑智内向的性格与独来独往的作风,摊上中国这么个“不看能力看人气”的圈子社会,实际并不利于他在场下与队友捏合关系。抛开流言风语不谈,中国足球唯成绩论的传统也导致了“久负盛名”的郑智难以再在国际大赛中被信任。
可在足球这个集体项目中,要说被委以重任的郑智该为那些大赛失利负全责,无疑又是有失公允的。
英超赛场错失必进球的郑智
犹记得2015年亚洲杯开赛前夕,前国脚郝海东去澳大利亚探班“佩家军”时,郑智同当年曾一起同场竞技的老大哥的那番交谈——“你不在,我们不得分啊!”
从无缘阵列到临危勤王:最后一只“妖怪”
客观来看,郑智在国家队最合适的位置还是后腰。虽然郑智在进攻时存在耽误战机的情形,但他拿球之后可以稍微让队友喘口气的控球能力,也一直是个不争的事实。
能从中路直接组织、也会插上,防守时重心压得低、也回得去,这些特质都决定了郑智足以作为国足攻防转换位置的第一人选。
本土亚洲杯上的郑智
但至少2009年开始接过国家队教鞭的高洪波不这么看,他昙花一现地招过郑智和邵佳一,但却从未把他们放进主力框架。
站在少帅那无可厚非的角度,高指导要打造自己的新班底,就一定要放弃老将,这也是陆续回归中超的孙继海、李玮锋、孙祥等人不受器重的原因。
卡塔尔亚洲杯兵败之后,“练兵说”迅速吞没了“高一期”的彪炳战绩,群情激奋的媒体普遍认为,有老将压阵的国足就一定能在西亚裁判的主场哨中突出重围。
郑智的回忆与热望
郑智等人的确顺应舆论回归了国足,可一同入主教练席的还有事后证明能力有限的西班牙人卡马乔。
巴西世界杯预选赛止步不前,0-8被巴西狂虐,再加一场遗臭万年的合肥兵败,任郑智在俱乐部踢得再风生水起,也难掩国家队任上败局常定的耻辱。
在广州恒大,郑智从中甲时期的“五虎上将”一路进阶为第二位夺得“亚洲足球先生”殊荣的中国球员,一并收入囊中的还有拿到手软的“中超七连冠”与两座“亚冠冠军”奖杯。
第二位中国的“亚洲足球先生”
但在俱乐部,前有穆里奇、埃尔克森、高拉特,后有金英权,身旁还有孔卡、保利尼奥这样的得力帮手,郑智永远能踢最聪明、最省力、最效率的球,能老当益壮,能豪情永葆。
可到了国家队,属于郑智的那部分就全变了,无论主帅是佩兰、傅博、高洪波还是里皮,“事半功倍”顷刻间全成了“事倍功半”,郑智永远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显露疲相,不是在中场狼狈地拉拽对手的球衣,就是“十二强赛”末轮的那张禁区前的红牌。
所以,我一直不敢苟同那个观点,说郑智是越踢越妖,越老越妖。
2008年的世预赛,郑智对阵伊拉克的临危救主
因为郑智不是越老越妖,而是越妖越老。对于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来说,时间未必都成就他们,却极有可能使他们挨尽蹉跎。
郑智原本就是妖人,但妖人也会老,一整个时代对他的误解,只是因为人们很久之后才发现,不该把当年那些莫名其妙的锅,一股脑地甩在一个已经尽力的中流砥柱身上。
时代发觉一个越来越老的郑智的“不可失”,是从时代开始承认那些正当年者的“不中用”开始的——那些空门不进、抢点踢呲、停球停飞,就是基本功差,和个人状态、国家队环境、俱乐部关系没任何关系。
入选联赛20年本土最佳阵容的郑智
简言之,真的就是能力问题,矬子里拔将军,侏儒里挑大个,一整盘歪瓜裂枣决凑不出一个满口香。
在这样的时候,该如何评价郑智的临危勤王?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吗?
即便是从年初的亚洲杯算起,为“里家军”服役的郑智也已经是超龄中的超龄了。在一位中国的足球运动员38岁的时候征调他去踢国际A级赛,这不是请廖化,而是请赵云!
朱广沪时期对阵德国队,郑智为谢晖送出的单刀
看看李仁港那部《三国之见龙卸甲》里常山赵子龙的老年扮相,你就不难想象郑智此刻的为国出战实际是多么苍凉的一幕——廖化能当头牌的时候,赵云还在,但也只能强打起鬓角生霜的残躯。
就像左宗棠、廉颇、冯子材这班人,虽有抗飏虓虎、折冲左右之勇,但总是指望他们“抬棺西征”“裹创力战”的朝廷,又余几多命数可保?
可面对这仅剩的“最后一个妖怪”,里皮虽然不想用、不愿用、不该用,却也不得不用、不敢不用、不能不用,这既不是里皮的问题,更非郑智的问题,而是积贫积弱的中国足球的问题。
郑智:一望15年
“我觉得不管到什么时候,只要是国家队需要我,我肯定是义不容辞的。但是我觉得足球运动有它自己的规律,毕竟是需要体能和身体做基础的,所以对我这种年龄来讲,再去冲击下一届世界杯,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郑智已经为中国足球做了太多,今天我们该问的是,中国足球还能回报郑智多少?比如能否带替补席上的老队长,最后再圆一次梦?
(文:先斑)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