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一直都是备受争议,无论是男足还是女足,在近些年中国足球没有给球迷带来任何一丝的曙光,有的只有前途昏暗的制度和无法看清的道路。看着周边国家一个一个变强,只有中国足球还在原地踏步,在经历了金元潮水褪去之后,中超联赛更是回归到从前的低水平时代,从上一年改革到大年初一,中国球迷只看到中国足球前路的迷茫和黑暗,直到女足逆转了日本,战胜了韩国捧得了属于我们的亚洲杯时,中国足球那黑暗的寒冬似乎迎来了一丝温暖的阳光。
铿锵玫瑰的不屈,造就盛放的灿烂
在亚洲杯的半决赛中,女足遭遇了实力强劲的日本女足,在实力上中国女足和日本女足的实力差了一个档次,很多球迷都打退堂鼓,这场与日本的决赛没有人看好中国女足能够取得胜利,就连央视都不打算转播这场“必输”的比赛,然而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女足用一次又一次的扳平,抓住日本不放,哪怕实力差距再怎么明显,女足的球员就是不放弃进球的欲望。

在这种全场逆风、队伍实力均不占优的情况下,中国女足硬是扛下压力、拧成一股绳,最终踢满120分钟,加时赛最后一分钟王珊珊将比分绝平,两队比分定格在2:2。
相比于男足的早早缴械投降,女足的拼劲和韧性都是男足所没有的,男足的比赛不能说没有斗志,但是只能说十一个人都不是齐心协力,所造成的结果可想而知。

有斗志当然很重要,但是斗志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方向去指引,只有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斗志”才能良性循环地发挥作用。否则,就会像男足一样空有斗志,却毫无韧性。

同样是0:2落后的局面,女足在决赛中,用尽自己的浑身解数,无论是巨星还是替补出场的小将,每一个人都没有放弃拉进比赛的悬念,没有放弃进攻的欲望,而在男足0:2落后时,很多球员的斗志已经消散,整支队伍已经打不出像样的进攻,看见男足的比赛,就如同看见中国足球寒冬般的未来一样,没有任何希望。
时隔十六年的冠军,是中国足球的希望
女足一直是中国足球的遮羞布,曾经我们的女足也算得上世界的一流强队,那时候欧洲女足还没兴起,真正的霸主只有日本、美国和朝鲜的女足球队,然而随着日本足球发展的扩大,欧洲女足的兴起,中国女足的地位也开始不保,在亚洲地区中,中国队一支比不过技术更细腻的日本队,而新加入的澳大利亚女足,也凭借身体的优势与中国女足有来有回。

回想起中国足球在亚洲杯赛中夺冠还要追溯到2006年的时候,那时候铿锵玫瑰的还在,虽然中国女足在一些小杯赛上还是能够取得一些杯赛的冠军,比如说永川国际邀请赛,女子足球四国赛,这些冠军的分量都不足,这个亚洲杯冠军,可以说是给中国足球未来发展,奠定了一丝盼头。

这一个关键不仅仅给女足带来了荣誉,也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关注,未来女超联赛即将会参加亚洲洲际的比赛,届时女超的精彩程度将会吸引更多的球迷来观看,只要有了球迷基础,中国足球的希望就不会断送。
女足的留洋计划是成功的关键

女足本来有不少优秀的苗子,足协就组织过留洋计划,虽然这个计划在男足那边并没有成功推行,但是在女足这边唐佳丽、沈梦雨、沈梦露、杨淑慧都成功留洋,其中在这一次夺冠的关键球员中,唐佳丽在热刺归来之后,涨球明显,虽然也看到中国女足与欧洲女足的差距,但是留洋绝对是进步的关键。

女足的成功案例绝对可以给男足作为参考,但是足协肯不肯做这些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无效活”,就是另一码事了。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