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备战欧洲国家联赛,丹麦足协官方公布了对阵斯洛伐克的24人名单,令人震惊的是,名单中大部分是由第三、第四级别联赛的半职业球员和5人制室内球员组成的,球迷们所熟知的名将埃里克森、舒梅切尔等世界杯主力皆不在名单内。
原来,由于赞助合同纠纷,丹麦足协和国家队球员的合同谈崩,因此包括埃里克森在内的绝大多数丹麦国脚拒绝出赛。为了凑够一支完整的国家队,丹麦足协不得不征召业余球员,以及数名5人制室内足球运动员入队。
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球员拒绝国家队征召在国际足坛并非一件异事。
2014年巴西世界杯,由于不满奖金数额太少,喀麦隆国脚们在前往巴西的当天来了一次“罢工”,带头闹事的就是队长埃托奥。埃托奥抗议队友们的世界杯奖金少得可怜,在这一问题解决之前,大家绝不会登上前往巴西的飞机。
无奈之下,喀麦隆足协只能提高球员们的奖金,还向私营机构贷款兑现一部分才成功出发。非洲媒体炮轰埃托奥是国家叛徒,为了钱,他险些毁掉了喀麦隆参加世界杯的梦想。
说起球员拒绝征召就不得不说两年一届的非洲杯,由于举办时间与欧洲五大联赛开赛时间重合,主力球员被抽调势必会影响俱乐部的战绩,因此非洲杯让欧洲各大联赛诸多球队深感头痛。那些效力于五大联赛的非洲球员为了不影响俱乐部的战绩以及自己的主力位置,出现了很多拒绝效力于五大联赛的球员拒绝出战非洲杯的情况。
那么,球员拒绝国家征召是否合理呢?
国际足联曾经明确表示过,在国际足联规定的比赛日,俱乐部必须首先满足国家队的需求,这样的规定对任何足协、任何俱乐部、任何球员都有效,不会有什么特例。
当然,国家队也要考虑俱乐部的伤情及合法权益,当球员出现伤病等状况,为了保护球员的身体及未来职业生涯,国家队于情于理都不会征召球员。也有一些渴望为国效力的球员,在伤病带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为国征战。例如在2015年世界杯预选赛智利2-0战胜巴西的比赛中,中场大将比达尔就冒着影响职业生涯的风险带伤坚持作战。
由此可知,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只要在国际足联规定的比赛日,球员就必须接受国家队征召。
与国外球员相比,在“国家利益”至上的中国,球员拒绝国家队征召的事列并不常见
由于中国国家队成员大多在国内联赛效力。而且中国足协已有明确规定:外援被征召,要按照国际足联相关规定执行。但中国各级国家队征调国内球员时,国内俱乐部应当同意,并规定了不服征召将被处以警告、罚款、停赛、减少转会名额或暂时取消转会资格、该球员代表俱乐部参加的所有比赛判对方胜、扣分等处罚规定。
在这样的明文规定下,国内没有哪个俱乐部会愿意冒着风险与足协对着干!
从球员的的自身利益出发,进入国家队就意味着自己身上贴上“国脚”的标签,这个标签无论是对自己的身价提升还是球队地位皆有益无弊。
受几千年儒家思想的影响,世代中国人对国家荣誉感都十分强烈,球员们如果拒绝球员征召,很有可能背上“不爱国”的罪名,并引起舆论的疯狂痛斥。假设某位中国球员在没有受伤的情况下拒绝接受国家队征召,等待他的便是球迷媒体的疯狂痛骂,个人社交媒体也将沦陷于球迷的口诛笔伐之中,甚至连其家人都无法脱离舆论的痛斥。
当然,中国球员如果敢拒绝国家队的征召,等待他的还有足协及相关部门的封杀,这个球员以后便不用再考虑再进入国家队的事情了。
上赛季效力于德甲不莱梅的张玉宁由于沟通问题未能按里皮教练组的计划及时回国集结归队,结果愤怒的里皮直接将张玉宁排除在世预赛最后两场关键比赛的计划内。从那时候开始,张玉宁便再也没有出现过正印国家队(非U系列)的大名单之中,此前有媒体传出张玉宁已经不在里皮的计划内。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中国球员为何很少出现拒绝国家队征召的事例了!
(寒少)
评论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