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国遭遇了大雪纷飞。上海因为暴雪而不得不尴尬的告诉旅客:铁路线停运。可以说2018年的这场大雪,让我们措不及手。不过老祖宗给我们留了一句话:瑞雪兆丰年。这不,中国足球就收到了这个信号,只是这个传递给我们的“丰年”信号的人,让我们有些意外。
历时一个月的U23亚洲杯,终于结束了。这次常州举办的U23亚洲杯可谓是状况百出,因为卡塔尔队也好,因为不公正的裁判也好,还是因为中国球迷团结后的空场示威,总之这次比赛让我们记忆深刻,可真正让我们有所触动的还是闯入决赛的越南队。虽然越南队在加时赛的最后1分钟惨遭绝杀,但这次U23亚洲杯上,他们已然书写了一部“黑马传奇”。
可以说,通过这次U23亚洲杯让我们兴起了一波“越南足球热”,相比越南足球涌现出的一个个优秀球员,更让我们好奇的是越南足球卧薪尝胆的故事。
曾几何时,东南亚足球对于中国足球来说还不是威胁,即便是近些年我们遭遇的一些“不测”,也并未让中国足球如此不自信过。只是随着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往日“送分童子”纷纷换了脸,我们终于要正视这个问题了。因为越南在U23亚洲杯的表现,仅仅是一个开始。
越南疯狂的背后:因为热爱,所以努力
如果越南队的崛起仅仅是一次国字号球队的爆发,那么这个“黑马”并不会成为我们的心腹之患。但这次在越南引发了“屌丝逆袭”的桥段后,我们开始关注起了越南的足球建设。不去看,不会知道:原来,我们的手下败将们都已经开始埋头苦干了。
其实来自东南亚的威胁,早已经有媒体人提出来过,在中国队惨遭泰国队血洗后,中国的媒体人和范志毅就提出了这个“危言耸听”的结论。
这次参加U23亚洲杯的越南队中,有很多球员早已经是见过大场面的球员。越南队中有6名球员参加了2014年的亚青赛,5名球员参加过世青赛。要知道,越南队在2014年的亚青赛上曾大比分击败过澳大利亚队,而上一次我们参加世青赛还是克劳琛带领的“85黄金一代”,如今当年意气风发的85一代中的佼佼者蒿俊闵和冯潇霆都已经三十而立。
那么是什么让越南队做到了十多年来,中国足球都未曾做到的事情呢?简单的总结就是耐心和恒心。2014年开始,越南队就开始组建各级别的青少年锦标赛,参与人数达到了七八万人,这与中国青少年国字号组队后仅有数百人可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越南职业俱乐部也开始与欧洲豪门和先进的足球培养机构合作,通过这次U23亚洲杯,我们已经熟知了越南的“嘉莱黄英阿森纳JMG足球学院”,当越南足球拥有了决心之后,再加上先进足球俱乐部和机构的帮助,未来越南会有更多的“嘉莱黄英阿森纳JMG足球学院”,而这次越南在U23亚洲杯上的重大突破,只会让足球的热潮在该国更加迅速的蔓延。要知道,越南人民对于足球的热情丝毫不逊色于中国,U23国家队的比赛可以让越南万人空巷,让餐饮业纷纷暂停营业,这种热情之下越南足球能没有耐心和恒心么?
(注:JMG学院,是法国前国脚让-马克-吉尤的名字缩写。1994年吉尤先是在科特迪瓦的阿比让建立了足球培训机构,之后将成功经验扩散到了全球各地)
说完越南,我们不妨再看看乌兹别克斯坦和卡塔尔,2006年乌兹别克斯坦迎来了一个特殊的BOSS——乌斯马诺夫。那年,乌斯马诺夫上任乌兹别克斯坦足协主席,之后乌斯马诺夫就开始着手狠抓青训,并且以“总统令”的方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95和96年龄段的球员正是乌斯马诺夫上任后的第一批受益者。2012年那批球员参加了U16亚少赛,并且与中国队同组,双方战成了平局,当时代表中国队出战的就有张玉宁和张修维。最终中国队小组出局,而乌兹别克斯坦获得了亚洲冠军!如今,乌兹别克斯坦已经等到了收获果实的时候了,而我们的那批球员呢?张玉宁仍在德国挣扎,无球可踢......
至于我们的老朋友卡塔尔,不必多说。因为2022年的卡塔尔世界杯,这支西亚球队得到了国家全力的支持,卡塔尔的阿斯帕尔学院不仅拥有世界顶级的设施,更有无限的足球资源。在得到国家的支持后,不仅仅是足球,卡塔尔其他体育项目也有巨大的上升空间,而“归化”也是卡塔尔足球的另一个利器,相比生硬的归化“塞巴斯蒂安”,卡塔尔早已利用“培养”的方式来归化球员,从非洲的万人选拔,到如今全球遍地开花的招募学院,可以说当这些小学员通过阿斯帕尔的系统学习后,他们远比塞巴斯蒂安这些雇佣军更能融入这个集体。
这次U23亚洲杯前三名的球队,他们的青训各有各的特色,但他们的共同点也非常鲜明,那便是卧薪尝胆,坚持自己的所想,大胆的走下去。简单的总结就是耐心和恒心。
中国足球,我们的梦想该归何处
相比之下,如今中国足球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和危机,所以中国足协实行了严苛的U23新政,以及规范职业俱乐部梯队的法令。然而,在中国足协的政策之下,我们看到的是U23球员身价暴涨和球员转会违规操作的频繁出现。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余地太少。
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效仿一下刚刚在U23亚洲杯上给了我们一个惊喜和惊吓的越南。中国足球建立各级年龄段梯队的提议,早已被人们说烂,可至今效果不佳。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参与者的态度并不积极。当各个梯队开始消极去应付足协举办的梯队赛事时,我们的心也凉了一大截。其原因,还不是刚刚说的没人选啊!
所以,健全中国体育的机制才是我们根治“应付”、“消极”的灵丹妙药。其实中国足球拥有越南并不具备的优势,这就是中国的人口优势,但如何将人口优势变成足球人口优势,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在独生子女的背景下,孩子的未来是家长最担心的的事情。那些不能如愿走入职业赛场的球员,他们的未来如何规划,他们荒废的学业如何补上,这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当孩子的家长没有了后顾之忧后,自然生源就会出现。
此外,如果我们能够重视起来职业联赛的预备队联赛,那么同样可以给年轻人机会。我们总是羡慕上座率几万几万的日本高中联赛,甚至小学联赛,但我们连自己的预备队联赛都去敷衍了事,又有什么资格去羡慕呢?中国足协建立预备队联赛的目的就是给更多的球员机会,让更多“荒废资源”得到“一球成名”的机会,然而最终的效果就是预备队联赛成了累赘。
与此同时,业余足球同样是中国足球的巨大金矿,业余联赛可能短时间内很难给职业足球输送“瓦尔迪”这样的草根巨星,但业余足球是每一个足球强国的根基。我们常常羡慕欧洲的足球氛围,但欧洲强国光辉的背后是无数个“百年业余俱乐部”,而像曼联、阿森纳、切尔西这样的豪门,仅仅是数万个俱乐部映衬出的佼佼者。所以如何推动中国业余足球走向正规,同样关乎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群众基础,不仅仅是球员的生源,更是这个社会对于这项运动的基本认知。当拿国足取乐不再是春晚的节目,那么中国足球的生存环境,是否会更好呢?
结语:
中国足球,不要去羡慕越南,更不必因此而自卑,当然也没有必要去茫然。因为我们还在路上,我们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特点,只是我们需要从这些惊喜后的惊吓中学会总结。我们那无处安放的梦想,需要的只是一些耐心和恒心。
最后和我们都热爱的中国足球说:挑战,你别惧。该来的我们不推,该上的我们上;悲情,你别怕。过去的,咱不追,咱不过是要弄清原委。只听说过彩虹在雨后,没见过艳阳下的七彩光。
(丁卫骥)
评论正在加载...